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都说智能照明好 消费者到底怎么看?

2015-06-19 作者: 来源:古镇灯饰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14年是智能家居启动的元年,是LED品牌元年,也是智能照明的爆发年。智能概念,玩转数据;智能产品,频现展会;智能论坛,唇枪舌剑等等,很多企业纷纷下水,整个行业一时为之热闹,但在经销商层面则显得异常“冷静”。

  消费者篇

  功能花哨成“鸡肋”产品高大上难得民心

  尽管智能照明乃至智能家居很火热,但真正落地到市场终端则要冷得多,正如鸿雁电器总裁王米成所说——只听楼梯响,踢踏踢踏的,但真正走到地面来的,还不太有。在技术不断迭代创新的时代,智能照明乃至智能家居的瓶颈不在于技术,而在市场终端,如何让供应与需求相互快速的适应,这才是新问题。

  宏观上需求巨大实际表现不温不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要求不断提高,但更多是局限在高端白领消费群体,一套智能家居在安装布线、到产品购买、售后服务等,其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不等,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任性不起来,更多只停留看看“打酱油”的状态。

  调查中,48.18%的网友表示目前愿意通过购买单品的方式来体验智能家居,39.15%的网友表示愿意对家中某些局部进行小规模装修来体验智能家居,愿意对家居整体进行彻底重新装修的网友只占12.68%。实际的数值可能比这个还要低,企业一定要将装修、布线等复杂、重度的智能家居产品纳入考量范围。

  不难看出,目前智能家居还不够成熟,即便全面采用也不会有太理想的体验,企业端短期的最佳做法也是在建立体验店宣传品牌配需市场的同时,多推一些小而美的单品,既有利于用户体验,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快速进入智能家居的节奏。

  产品“高大上”功能花哨成“鸡肋”

  消费者体验也是推进智能家居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智能家居,本身就是想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然而有不少用户抱怨,产品虽然看起来像是高科技,但实用性较差,操作复杂,功能不切合需求,交互设计缺乏人性化。

  目前,一些智能照明打出的“像卖手机一样卖灯泡”,然而有消费者反馈,智能照明好是好,但功能多得让人不知所措,有什么强弱调节、色彩控制、软式驱动、舞台场景等,操作方式太多复杂且不实用,其智能程度比消费者预期要低。

  另外,一些智能产品标注高科技也有的标语“让人懒下来”,然而现实中有消费者觉得不实用,手动控制的也没有多麻烦,尤其对于老人而言,权当活动筋骨。对于年轻人而言,虽说智能照明刚开始还有点新鲜感,有心思去倒腾着玩玩,过一段时间就搁在那当个普通灯具那样用,因为没几个人有心思整天对着一个灯泡“玩”。

  理论分析

  目前智能照明产品处于推广初期,价格上的“不亲民”,使其很难得到民心,“会玩儿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会玩”成为终端市场常态。以飞利浦Hue灯泡为例,3个灯泡1698元,一个家庭装修要花上5000多元才能搞定,而这仅仅是灯具上的钱。有消费者吐槽,花几万块钱甚至几十万搞智能家居,这些钱不如直接雇保姆,那才叫真正智能。

  在调查中显示,网友对智能家居价格的接受度相当高,在不同的价格区间都有大量的支持者,10万元以上的支持率也有10.90%,可见从长远看,打造更彻底的智能家居是用户所期待也能接受的。不过,3万元以下的总支持率超过60%,可见想当时期内,轻量化的智能家居仍然会占据主流,处于3万-10万之间比例加起来只有不到14%,可见一些不上不下的方案可能不会受到太多的追捧。

  另外,目前智能照明生产厂家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参差有别,行业及国家标准严重缺失,也影响了经销商、消费者对智能照明产品的信任,而随着产品普及,安全隐私问题将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新兴产品,智能家居设备的价格还需要数年来实现大众化。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