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照明产业:进入“军备竞赛”阶段
摘要: OLED在照明领域拥有令人信服的优势。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OLED 发光时不会变热,而且通过散热所损耗的能量更少。实验结果显示,新型 OLED 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 5 倍,与标准低能耗灯具相比,其发光效率更高出多达 50%。
OLED在照明领域拥有令人信服的优势。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OLED 发光时不会变热,而且通过散热所损耗的能量更少。实验结果显示,新型 OLED 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 5 倍,与标准低能耗灯具相比,其发光效率更高出多达 50%。与传统的光源相比,OLED 消耗的电量更少,因此,消费者将来使用 OLED 能够大大减少电费开支。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Nano Markets在2008年9月发布的报告,照明与光源用OLED的世界规模,2013年预测将达45亿美元,而且到2015年将增长为59亿美元规模。2008年一般照明用OLED的寿命水平已从2万4000小时改良为10万小时;而且美国能源部(DOE)本来预测到2014年OLED的一般照明发光效率才能达150 lm/W;由于最近开发加速,将之修正为2012年。
Nano Markets根据这些性能提升,预测一般照明用OLED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达23亿美元。至于面发光、可弯曲设计照明器具等的开发则正在发展中。Nano Markets预测这些特殊光源(智能性照明器具、工业设备)的OLED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达19亿美元。
目前已发表的OLED设计照明灯具公司,如德国的Ingo Maurer采用欧司朗光电(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公司制的OLED。美国GE(General Electronic)公司则发表使用OLED照明的圣诞树,而且使用Roll to Roll印刷技术制作照明用OLED组件,生产成本低,也由此可见下一代照明的无限扩张性。
进入“军备竞赛”
鉴于OLED在照明领域的广阔前景,各大照明企业纷纷进入该领域,并且在技术研发上开始展开新的“军备竞赛”。
2008年11月27日,巴斯夫公司(BASF)和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共同开发出一种高效率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这款 OLED 首次实现了既能发出超过 60 流明/瓦的光线,又同时达到了国际“能源之星 SSL 标准”中颜色的要求。虽然这个级别的发光效率(发光效率指灯具发出的光通量与消耗电量之间的比率;发出的光线越强,损失的能量越少。)早已实现,但是,到目前为止 OLED 的颜色值一直未能达到“能源之星 SSL 标准”所规定的普朗克曲线色坐标波段的要求。新型 OLED 却实现了这一波段范围内的色值 — 其光线能保持白光不同等级的强度。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