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1月刊No.82 > 正文

王俊寒:只要我愿意做,没有时间来不及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19-01-24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在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照明所新搬的办公室里,我们与王俊寒隔着一张简易的桌子对坐。随和低调、温文尔雅,这是王俊寒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他跟我们的第一句话是:我们随便聊聊。

  工程百强背后的故事

  只要我愿意做,没有时间来不及

  ——专访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照明所副所长王俊寒

  在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照明所新搬的办公室里,我们与王俊寒隔着一张简易的桌子对坐。随和低调、温文尔雅,这是王俊寒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他跟我们的第一句话是:我们随便聊聊。尽管时间不宽松,但对于各种提问, 他始终保持着耐心与开放的态度,讲话总是娓娓道来,夹杂着浓浓的上海口音,很是“亲切”。在交谈中,又很明显可以感觉他冷静理智自信的一面,思路缜密、清晰,对灯光行业有着独到的洞悉力及见解。

  自他之手。当王俊寒意识到照明行业将大有作为后,一个偶然的机缘,成立了北京厚德城市照明规划设计院,他的聪慧与成绩渐渐显山露水。在 2004 年到 2010 年期间,他先后主持了无锡、苏州、宁波、南通、扬州、连云港、运城、常熟、如皋、盐城等众多大中小城市的照明规划和相关设计,为城市照明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王俊寒是国内较早一批见证城市照明规划发展的参与者与引领者。

  踏准节奏

  不同于许多商业故事的开始,王俊寒称自己进入照明行业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没有什么偶然成分!

  王俊寒出生于上海的小康家庭,父亲是影视制作人,从小耳濡目染,也极具艺术天赋,听从父亲建议最终选择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灯光专业。2001 毕业,进入库柏照明在华东地区唯一的代理商和供应商——上海荣文专业照明有限公司,那时候国内照明市场刚起步,做夜景灯光的寥寥无几,王俊寒是无锡夜景规划设计的最早参与者,早期的规划方案基本出

  谈起那段创业经历,王俊寒历历在目,又感慨恍如隔世,那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峥嵘岁月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俊寒说,“那时候我们对国家照明体系的政策以及整个规划的体系比较熟悉,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心得,所以现在做的话,从构思到从框架,理解城市照明怎么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说起那些一页页翻过的如烟往事,王俊寒云淡风轻,从容自信。

  在厚德期间,王俊寒有幸结识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所所长袁樵,后来因种种原因退出厚德,2014 年加入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所,直到现在。不可否认,袁樵是王俊寒的贵人,能够得到扎根复旦这片沃土的照明人袁樵的赏识,并成为其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这就足以说明王俊寒的智慧。

  从事照明工作 17 年之久,王俊寒做过的规划和单体项目遍布全国各地,但是他不是一个高调的人,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愿意包装自己,更不想把这些项目拿出来宣传,他坦言:自己一直在反思做的东西好不好?是自己想做还是被逼着去做的?在他看来,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在现场

  “自己怎么评价自己?我没有太大的野心,这么多年下来,都是比较平和地在做事情,每年都有一点点进步就行了。” 带着发自内心对照明行业的喜爱,王俊寒笑称自己“不喜欢 出去应酬,兴趣爱好就是工作”。

  现在公司的规模从当时过来的 30 余平方米发展到 100 多平方米,团队从五六人发展到十来人,每年做的项目也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起伏跟波澜。“我们做事的方式偏向于任何事情亲力亲为,比较踏实去做一件事情,基本上每做一个地方,都会得到业主的认可。”王俊寒的笃定与韧劲,尽藏在他的笑容中。

  谈及自己的团队,王俊寒言语中透露出强烈的自信。“我们不太会去做一些没有把握的事,只要我们能去参与的项目, 基本上 80% 能做下来;一旦决定去做,基本上没有拿不下来的项目。尤其复旦院里安排的项目肯定能做好,对每个项目负责,对所有人负责。”

  成绩与自信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肯定的背后,离不开他工作中的亲力亲为。每个项目都亲自到现场拍照、取景,骑辆车,持个相机,晚上兜一圈,白天看一下,需要做的项目对于这个城市的定位性质、有哪些重点需要表现就了然于心,回来以后定方案,亲自汇报。

  王俊寒对事业的热爱和专注,还带着对项目品质的坚持和追 求。“按照施工图纸作图的标准,给业主的图纸都是自己给, 该交底的,该提出的问题,具体如何严格完善,我都会提出 自己的要求。”可以说,他所有东西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去做, 比任何的人都努力,而这些经历和积累的经验给予了王俊寒 更多的底气。

  当我们问:“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王俊寒脱口而出:“只要我去沟通协调的,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规划、设计、施工、协调解决,只要你想到的问题我都能回答出来, 因为我们习惯自己去现场,所以会发生的问题基本上都知道!”王俊寒嘿嘿地笑,嘴角噙着一丝俏皮。

  正是自身的专业,才给予了王俊寒这样的信心。有兄弟公司也在他的协助之下解决了投标路上的种种燃眉之急。“有一次招标一个项目,合作方找人做了两个月方案,离开标还有十天还不满意,当时我到现场拍了两天照片,回来做了一个礼拜方案就去投标,然后中标了。”王俊寒举例称, 只要他愿意去做的项目,没有什么来不及的。从他的状态中可以看到他带领下的团队蓬勃发展的势头。

  创新无处不在

  从 80 年代走来,王俊寒身上开放、创新的烙印也体现在工作作风中。比如,他给业主提交方案,展示方案采用 3D 的方式,扫描二维码即可。王俊寒笃定地认为,创新尽管需要花很多精力,但能够有效解决客户痛点,才是高级的创新。

  与应酬相比,王俊寒更愿意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不喝酒不吸烟,就有时间去钻研,多想想方案怎么做,没事就把手上在做的东西翻出来看看,把以前的一些技术拿出来运用或者更新一下。”王俊寒这样形容自己的业余时间。

  在员工眼中,王俊寒是一个要求高效率的人,他把高效率的 要求也传递给了员工,打造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团队。当然, 王俊寒对员工也给予了很高的信任,上班不用打卡,不轻易 换人,老人带新人,新人再提升,非常注重团队凝聚力。

  谈到灯光行业,王俊寒流露出更强烈的信心。他认为行业发展到顶峰时期就会往下走,然后回到灯光的本质。夜晚不同地方对灯光的需求不同,该亮的地方应该亮,该暗的地方应该暗,规划里面有些是没有必要做的,灯光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是回归到以人为本。

  对于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王俊寒的建议简单而直接:“不要吹牛,把基础打好,多去接触项目,脚踏实地把东西做好, 每个人都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