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照明 > 正文

【慧见】NO.3 郭文俊:光与人的关系——光影响心情

2013-11-08 作者:博物馆照明频道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博物馆照明频道策划【慧见】,将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案例,在欣赏照明设计的同时,也邀请多位照明设计师对此案例进行点评。本篇带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市规划所赵明规划室主任郭文俊的专业点评。

  阿拉丁照明网博物馆照明频道策划【慧见】,将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案例,在欣赏照明设计的同时,也邀请多位照明设计师对此案例进行点评。本篇带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市规划所赵明规划室主任郭文俊的专业点评。

  “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这是诗人施万月游西溪时留下的诗篇,白露、蒹葭、月光、水影、高歌、云锦构成西溪夜游幽美的风景。在照明设计中,设计师紧紧围绕本于自然,因循自然,以自然为美的原则,以“绿丘”——高达40米的观光塔作为标志,根据博物馆建筑结构及景观分布,延伸满目苍翠的绿色,水光潋滟的蓝色,表现西溪所具有的独特美。馆体及环境整体设计师采用了暖色调为基调,淡化近人视角,重点表现山体及观光塔,形成曲径幽深的近人视角画面。观光塔在整个湿地公园及天目山路、绕城高速都有很好的视角线,是本次亮化的重点表现部位,整个椭圆形塔身凌空而立,灯光自塔内逸散,绕塔身旋转变幻,使整个观光塔凌立于夜空之中,亦真亦幻。

  为实现最佳的照明效果,设计师采用了新颖而优质的灯具,采用绿色照明节能型照明系统。在灯具安装位置方面,尽可能做到“见光不见灯”。为了实现被誉为西溪之眼——观光塔的光影效果,设计师前后三次试灯,明确不同的照明方式和工艺。选用国内高品质LED灯具, 使夜色中的西溪更增一份精致自然之美。

[NT:PAGE]

  以下是博物馆照明频道对郭文俊的访问:

  博物馆照明频道:简单描述这个案例给您的第一感觉。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有哪些地方有不足之处?

  郭文俊:建筑与灯具控制结合较好,如果能结合的更好一些将更加完美,比如桥上的人行路的地埋灯光,屋檐的射灯布置。整体景观灯光功能与艺术结合地很好,彩光设计也比较合理,达到了视觉传达艺术的效果,在满足功能性照明与观赏指导的同时,也让人享受到了照明的艺术之美。

  博物馆照明频道:你认为光是怎样影响人?光与人的关系是怎样?

  郭文俊:朗朗的晴天,明媚的阳光让人心情愉悦,乌云密布的天气,所有的物体都黯然失色。人的心情都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影响,而中间最大的根本就是光。所以说:光就是生活。

  博物馆照明频道:灯光在人的生活中担当什么角色?

  郭文俊:光与生物工程学是照明学科中很重要的学科。我们国内众多设计师的差距在哪?最基础的前提条件不在什么艺术表现手段,也不在于用什么光源才节能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光与人之间的关系。光合作用、光与畜牧业的养殖,这些大家都知道,那光与人的关系重要吗?答案是不言而喻。阳光是自然照明,人工智能照明也是照明。夜晚和室内空间是人工智能照明的绝对应用领域,如果人在不健康不合理的照明空间去生活工作,谈何健康而言? 灯光是人类舒适享受生活的前提条件,而对于国人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根本观念性的问题。我们经济与建设发展过快,而忽略了根本,灯光只是其中之一。

  博物馆照明频道:作为照明从业者,你能列举一个通过灯光影响人的例子吗?

  郭文俊:颜色空间,蓝色的空间让人寒冷忧郁,暖色的光环境使人温暖舒适,这些我就不在细谈了。举些例子:

  过于明亮的环境未必使人舒适,餐厅这么做了,那它就是快餐店,提醒人赶紧用餐赶紧离开。学校这么做了,一天紧张的上课,学生们都得提起精神来上课,所以长持以往会到最后无法集中精神,过犹不及,近视也越来越多,并非只改善光源基础来完善的。就像人们在阳光下的操场上,有一个树荫在那,人进去以后不管夏天使人凉爽,更重要的是眼睛舒适,能清楚的分辨物体,这就是照明设计!

  在国内高档餐厅、酒店、会所注重了灯光,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它不会用节能灯(高效荧光灯)。很多人知道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他们只知道用节能灯上不了所谓的“档次”。这里是个综合性照明因素。

  国内绝大多数家庭的房间与客厅,现在都很喜欢现代及欧式的风格,所以大多数的装修空间都是吊个大灯或水晶灯,然后灯火通明,这样一定就好吗? 答案是不好。室内空间一定需要明暗有序,整体的空间明亮是会影响心情的,不是只靠暖色温能解决的,人工作一天很疲惫回到家,然后一进门,客厅照得跟火场似的,灯光会影响心情的,并非是物体颜色,物体颜色是灯光反射出来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的,你们说长此以往,家庭不和谐并非危言耸听。

  博物馆照明频道:如何通过对光的创新、科技的运用塑造多样的城市性格?创新的公共照明,如何表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郭文俊:光的创新也好,科技手段的运用也罢,都是为了服务与城市与人。因此无论是“光”的设计,还是现阶段科技的应用都应该结合实际,用科学的研究与模拟实验去验证成果。一个城市的文化,有她的特点也有她的沉淀。那我们需要用光的手段去深挖城市的人文内涵,而并非一味模仿和热闹。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所以前提条件是大纲与基础。要先定调,再去规划,然后才是塑造每个功能区域的特点,不可本末倒置。

  举个例子,上海的城市文化,你可定义为现代大都市,但不能模仿纽约、东京、香港等,南京路附近有各租界留下的文化特色与建筑,照明设计可结合其建筑特征合理的安排与设计,表现其文化特征。而黄浦江两岸也应有分区与规划,统一来布局,局部来体现重点,而并非一味通亮。这样的话,或许在夜晚天空鸟瞰之时,我们不用通过地标性建筑,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这是上海,让人们在城市之中通过光环境的氛围就能感受到我在上海,这就灯光“以人为本”之一。

  对于公共照明应用手法,我们已经落后了很多,在设计院中的通常做法都是先做建筑设计再来做电气配置设计。这样,我们的公共建筑 和公告场合,始终都是在配灯,在已有的平面构造上去挖一大堆 “灯孔”,反射到地面就是一堆的凌乱“反光”。整体的建筑构造也会显得不如初始设计,我们不在画效果图。公共照明的设计也应该放到初始,把材料与照明设计结合的更好更科学,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是照明“以人为本”的体现之一,因为公共区域下生活和感受的始终是人。

>>> 更多精彩策划请进入 博物馆照明 频道

本期策划链接:

【慧见】NO.1 湿地博物馆:满目苍翠绿 水光敛艳蓝

【慧见】NO.2 韩明清:整体色彩统一中有变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