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建筑照明 > 正文

古建华灯(二) 颐和园照明赏析

2013-01-17 作者:古建筑照明频道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古建筑照明频道为您搜罗各地古建筑夜景案例欣赏。第二站,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照明设计理念、方法等的创新点:

  1.灯具及灯杆的安装位置应尽量远离古建。

  2.安装于古建外侧的灯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地面明装的安装方式,保证建筑物无任何接触。

  3.安装于建筑上的灯具均使用抱箍安装于不可燃的瓦面之上。

  4.埋地灯选用超薄型灯具,确保安装与路面垫层之内,对古树无损伤。

  5.所有投光灯具的光源均选用低温、高效、节能、长寿命、低紫外线、高显色性的金卤光源,以起到对彩绘最大程度的保护。

  6.安装于建筑内部的灯具(长廊)采用低温、高效、节能、长寿、无紫外线、无红外线(450-700nm)高 显色性、低压直流24V的LED灯具,确保建筑与彩绘安全。

  7.所有明装管线均采用抱、卡等安装方式,对古建无损伤。

  3、照明设计中节能措施:

  1、护栏照明灯及长廊照明特制灯具模型均选用节能高效的LED产品,降低运行费用,寿命长、维修简单,达到绿色照明要求。

  2、本方案全部采用高效绿色、节能、环保、光污染低的灯具。

  3、控制系统多场景控制、编程,在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实现节能的目的。

  设计中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在本工程中大量使用节能高效的LED产品。

  长廊所选用每单元所配用LED功率为4W,大胆尝试在环境下的低功率照明。

  选用灯杆为倾倒、可拆卸、可移动灯杆,尽量较少对周围环境景观的影响。

  照明设计中使用了那些环保安全措施:

  1.所有投光灯采用体积小、重量轻、防护等级高的灯具,灯具表面如与环境冲突应进行表面处理,通过颜色的更改与周围环境相符。

  2.LED灯具选用体积尽量小巧,深颜色灯具外壳,降低对白天景观的干扰。

  3.地埋灯具的安装要保证与地面的平整度,确保人员的安全通行。

  4.灯杆选用可拆卸、可倾倒、固定三种灯杆形式,在排云门前游人相对聚集的地方均采用可拆卸灯杆,在需要照明时进行组装。倾倒杆安装于德辉殿两侧的外侧,平时处于放倒状态,使用时立起。固定灯杆安装于山体,游人罕至处,同时四周有高大植物遮挡,保证在由山下向山上的视线范围内对景观的影响最低。

  5.安装管线的线槽颜色做到与周围环境相符。

  业主单位意见

  通过后期使用及实地测试分析,颐和园夜景照明示范工程对于颐和园日间园林整体景观性影响较小,夜间照明措施对古建油饰彩画的照度大体符合保护性的要求,照明亮度满足夜间视看性的要求,照明措施及照明设施对颐和园内重要的古树植被群落影响较小。达到了集保护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照明工程要求。

  在颐和园重点景区进行夜景照明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效果。该成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夜景展示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历史园林及古建的照明及保护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方法和指南。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置,对全国的照明系统进行监管,达到了控制方便、减少管理人员、有效节约资源的效果,为实现颐和园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一套适用于古典皇家园林同时又是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夜景照明的控制模式。

>>> 进入古建筑照明频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