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LED技术进步促进灯光质量的提高

上传人:LEDth/整理

上传时间: 2014-12-04

浏览次数: 31

  基于蓝宝石及碳化硅衬底的氮化镓LED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仍然无法满足与自然光照类似的那些光学质量指标。这个缺陷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LED行业过于专注在提升灯光的发光两上,从而牺牲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指标。例如色彩及白色的再现、光斑以及总的光输出等。为此,我们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高效率的LED,并利用其性能来实现与自然光类似的质量指标。让我们来探讨刻画光照质量的不同方法,并考察构建于均匀的同质衬底之上的LED器件如何来发挥其作用。

  最近出现的GaN-on-GaN技术,从性能角度给LED带来了改进的空间,使之能够更加专注于光照质量的提高。这种第三代器件展现了峰值高达80%的电光转换效率,以及在150A每平方米电流密度时的效率为65%。这个电流密度时其他衬底LED器件的五倍,甚至更多。这种性能上的飞越带来了两方面的实际效益。一方面,它为运行于高温及高电流密度环境的系统强制使用LED照明方案提供了可能性,这是传统LED技术所难以达到的。另一方面,效率提升带来的性能余量可以用于提升灯光的光质量。

  实际上,光质量必须作为光源的一项基本特性来考量。光质量包括许多方面,但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色彩还原性。后者对深红色很重要,尤其是对人类皮肤色调的表现非常关键。大多数LED产品适度地将Ra控制在80左右范围。而R9则在0以上。长久以来业界认为这个水平是足够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指标高达Ra=95、R9=95的高端产品同样也是有需求空间的。如此高的显色性能要求出现在光谱的两端,从而得到成本效益。GaN同质衬底技术的超高效率水平,将会特别有助于CRI指标的提高,因为其效率余量足以补偿高显色性级别所固有的不足。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