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AM-OLED驱动芯片的MDDI客端数据处理电路设计
上传人:李勇/魏延存/李博/夏佳佳 上传时间: 2014-07-15 浏览次数: 166 |
摘要
移动显示接口是一种高速串行数字接口标准,具有连线数量少,信号传输可靠性高,低功耗和电路简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显示终端领域。为满足更高分辨率的显示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单片集成AM-OLED驱动控制芯片的MDDI Type2客端数据处理电路的实现方案。该电路系统采用两级状态机控制,前向链接和反向链接电路分离设计的方法以降低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并支持子屏幕模式。文章完成了MDDI Type2系统架构设计和Verilog编码。使用Xilinx工具综合的结果表明,该数据处理电路能够支持480-RGB*320、26万色的AM-OLED显示屏,输入数据的最高频率可达180MHz、
2、AM-OLED驱动控制电路
本文所设计的驱动控制电路用于480-RGB*320的AM-OLED显示屏,支持26万色分辨率,每个像素包含18bit的RGB信息。取帧频60Hz,则显示数据的传输率为480*320*18bit*60Hz=166MHz,加上传输其他控制数据,帧格式数据传输需要的最高传频率达到180MHz。
图1所示为单片集成AM-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系统框图,由MCU模块、MDDI接口模块和模拟驱动模块构成。MDDI接口模块主要完成MCU与模拟驱动模块间的数据交换,与MDDI相比,直接使用MCU驱动需要更多的数据线和控制线,且随着数据位宽的增加,数据线不断增多。而MDDI接口仅需要2对数据线就能达到数百个Mbps,大大减少了连线数量,降低了电路复杂度。MDDI采用LVDS技术有效解决了接口功耗和EMI问题。同事,MCU模式无法应用于QVGA以上的大屏,MDDI则无这个限制,并能满足移动显示中低功耗的要求。
3、MDDI概述
图2所示为MDDI连接的主端和客端示意图。数据由主端向客端发送为前向链接,而由客端向主端发送为反向链接。MDDI对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和链接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物理层上,MDDI采用了LVDS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频率,降低了EMI及动态功耗,与LVDS接口不同的是,MDDI在信号传输之前采用数据-触发编码对时钟进行编码,在通道中实际传输的是数据MDDI_Data0和经过数据-出发编码的MDDI_Stb信号。客端将接收到的MDDI_Data0与MDDI_Stb信号进行异或操作以恢复出时钟信号,与LVDS接口中直接传输数据和时钟相比,MDDI显著提高了高速数据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