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上传人:黄文迎 上传时间: 2014-01-20 浏览次数: 102 |
一 OLED的快速发展
芯片、显示和电池技术被称为信息产业的3大硬件技术,在全球信息化的潮流中,各国无不在争夺这3项技术的制高点,从而在得整个产业的主动权。这里仅就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关键材料进行浅显的描述。
有机发光二极管即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由于自身固有的优点,如自发光、亮度高、广视角、响应快、低能耗、可制作柔性显示装置(如图1 )等,被认为是代替液晶技术理想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其实,关于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早在1963年Pope就首次报道了蒽单晶在高压下监蓝光的实验,但直到1987年Tang 12J的多层有机结构在低压下在得了高亮度发光效果才引起了广泛关注.。之后,一些企业不断推出商业化的样品,逐渐掀起了对OLED投资和开发的热潮,当前从事电子终端产品生产的主要跨国企业几乎都参与其中。
经过10多年的产业化研监,随着OLED技术难点不断被攻克、成本与价格逐年下降,市场需求也随着迅速升温,应用OLED的终瑞产品也越来越多.。整体上看, OLEO将在显示和照明2个领域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化。自2003年,OLED陆续地被应用在数码相机、手机、M P3等数字产品的显示屏幕上,从此OLED显示器的制造得到蓬勃发展,OLED产业也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据iSuppli统计分析全球OLED市场规模, 2002年OLED全球出货最与销售额分别为490万片与1.1亿美元,2006年OLEO
全球出货量与销售额就达到8300万片与7.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102.9%与62.1 % ,预计2014年OLED产值将达到46亿美元。
同时, O LED白光照明的应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2009年的日本平板显示展、日本下一代照明尖端技术展以且照明灯怖展上,包括国内几大OLED公司在内的企业都展出了OLEO照明灯具。据Display Search预测, OLED可望在却11年进入商品化量产阶段,包括Philips、GE.、Konica Minolta.、Lumiotec与OSRAM等将陆续量产; 2011年OLED照明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至1 7. 1亿美元, 2020年将有望上升至140亿美元。
二 OLED材料的现状
OLED显示元件的基本结构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夹在其间的发光层(如图2) ,例如,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阳极的铟锡氧化物( ITO)透明电极有机功能层及阴极的Mg / Ag金属电极。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