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误区四:以为只要增加分段数就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有人说可以提高到90%)。
增加分段数的唯一优点就是电流波形尽可能地接近半个正弦波,从而可以使功率因数尽可能地接近1。但对于系统的效率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它没有改变它采用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线性电源这个本质。所以效率还是在220V时为85%!
5.误区五:采用“动态配置”来提高光效。有人提出了当电源电压高的时候,各子串由并联改成串联,电源电压低的时候由串联改成并联,从而可以提高光效。这个方法原理上似乎可以,但是在具体实现的时候,马上就有几个问题,就是到底有几个子串,每个子串到底有几个LED,… , 在时间上具体如何串并联,最后到底能够提高多少光效,… ,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等于无法应用。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埃菲莱公司早就解决了,我们是采用二进制1,2,4,8,16,…的组合来改变。所以所串联的LED数目可以自适应地改变精确到“个”,使得其串联后的总正向电压尽可能地接近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从而得到99%的驱动效率。
埃菲莱恒流源的效率(蓝线为恒流源本身的效率,红线为包括整流器的总效率)
这种方法我们早就在2012年就申请了美国专利和中国专利,现在都已经批准,专利号为USP9398656(美国专利号)和ZL 2013 1 0181802.2(中国专利号)。
6.误区六:采用主动填谷就可以解决100Hz的工频频闪。
我们知道功率因数和频闪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功率因数高,电流波形就一定要和电压波形相似,这时候就一定会产生闪烁。增加了主动填谷以后,多出了一个和电压波形完全无关的一个脉冲波形(见下图):
从图中可见原来的半个正弦波的波形仍然存在,可以说原来形成闪烁的波形仍然丝毫没有改变,根本不可能靠一个新增加的脉冲波形就改变了这种闪烁。
更不可能还能“提高10-15%的光效!(引自原作者)”。
要完全去掉闪烁,唯一的方法是采用电解电容来储能,使得整流后的电压完全平滑。也就没有闪烁。
目前分段调光的DOB IC因为还是采用了普通的线性恒流源,所以它的效率还是只有85%。如果把它放到LED的铝基板上那么就会增加铝基板的热量,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知道会增加30%的热量。以10WLED为例,恒流源效率85%,所以只有8.5W功率提供给LED点亮,LED本身发光效率只有40%,有60%(8.5x0.6=5.1W)都转换为热量。现在还要加上恒流源的1.5W的热量,使得铝基板上的热量增加了1.5/5.1=0.3,也就是增加了30%的热量。近似地说,LED的结温也会增高30%。假如原来的结温是85度,那么增加了恒流源的30%热量以后,结温就会增加到110°C。
7.LED的结温从85°C升高到110°C,也就会使光效降低约10%、寿命从3万小时缩短成9千小时!
8.所以只有采用埃菲莱公司生产的效率高达99%的恒流驱动源IC才能够做成真正高性能的DOB光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