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上传言,李志刚一一进行了解读。
“从2012年到201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处在一个低谷期。几乎所有的大牌工厂都很保守,没有扩产。”李志刚表示,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发生了一个事,那就是由于产能紧张,台湾四大电源厂纷纷引入大陆三大MOS管厂,其中就包括“士兰微、无锡一家和东北一家”。过去台湾这四大厂基本不接受大陆的品牌的,因为是“红色供应链”。目前6寸线被国外大的品牌,比如MOS管,ST、TOSHIBA、英飞凌占据非常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厂商也开始逐渐起来。
除了前面提到的指纹芯片挤占8寸线产能。过去功能手机的充电器基本上2A~4A的MOS管。现在智能手机用的充电器基本上是7~10A的MOS管,芯片面积增加了2倍到3倍。MOS管需求量大量增加也加剧了8寸线产能紧张。

“这个产能的紧张会持续多少时间?没办法给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你们自己可以做判断。”李志刚表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大陆立项十余条8寸线,目前真正第一家投产的只有士兰微。 李志刚表示,一般新的工艺和产品,要得到各客户的认可需要从小批量到大批量的验证,也就是说整个验证过程需要6~10个月。所以虽然3月份可以量产,但是要形成大规模产能的时间还是有点滞后。
“士兰微在这一年也犯了两个错误,这里要对我们的代理商和客户表示歉意。”李志刚表示,第一个错误是在中山市场,2015年之前隔离的产品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经过调研后,当时士兰微判断2016年非隔离产品会快速起量,隔离产品会保持稳定。“因为我自己的判断不够准确,所以士兰微在小功率的非隔离产品,在阶段性出现了缺货。”李志刚表示,士兰微有七大产品线,只有低P的非隔离的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货紧张,其它六个产品线都是正常的。“隔离产品是不缺货的,完全可以正常交货的。”
“第二个错误是,由于我们在国外打品牌的导入方面,我们签了合约。所以公司内部的产能转换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到位。”李志刚表示,由于产能转换的时间从6周延长到了12周,封装又用了2周,导致士兰微在调整产品的生命周期方面比较滞后。
三招应对缺货,产能紧张要到2018年才能缓解
李志刚表示,为了应对缺货,士兰微给出了几个应对措施:
第一个应对措施,就是通过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把士兰微预期的交期和数量给客户一个明确的说法。
第二个应对措施,就是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生产效率和服务。“去年12月份,我们已经到达20万片。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逐渐加大非隔离产品的投入量。连续4个月每个月都增加了1/3的产能投入量。”李志刚表示,士兰微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从设计到IC制造到封装独立完成的公司。所以士兰微不需要到外面寻找资源,而是大力调整自身的资源,把LED的投片量大幅度的加大。
第三是最新投入的8寸线产能。“2013年,士兰微当时就想建8寸线。因为当时半导体行业还处在低谷,所以我们把项目滞后到2014年立项,到2015年第4季度开始投资建立8寸线。”李志刚表示,第一期八寸线由士兰微和国家大基金共同投资十亿。预计第一期的月产能是3万片。量产时间将在2017年的3月份。除了第一期,第二期目前也已经开工了,预计二期完成后将在2018年的上半年形成月产10万片的产能。而在10万片产能投产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产能紧张的根源问题,满足市场需要。
做全球第一的LED IC供应商
综合上述几点,目前士兰微LED驱动IC的缺货深层原因大概就是这些。李志刚表示,2016年全年,士兰微在5寸和6寸线的出货达到200万片,12月份单月产出20万片。在全球5寸、6寸的产能上面,士兰微排到第四位。同时,士兰微在成都建了580亩地的制造基地,到今天为止,士兰微在中国大陆地区5、6寸产能也是最大的。预计到2017年,士兰微5、6寸线的产出将达到240~260万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2015年士兰微预计的真实销售收入是19.3亿人民币(不含税),到2017年预计将达到35亿人民币的销售额。从2014年开始,士兰微每年的增长都超过了50%。2016年,士兰微的增长仍然超过了50%,月出货最高效率突破了1亿5000万支,在向2亿支靠近。
“士兰微的目标就是2~3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一的LED IC供应商。”李志刚表示,除了每个月的供货量要突破3亿支,全年供货量要接近40亿支这个目标外。深兰微也在积极布局开拓新兴市场。“LED最早是在欧美市场为主,这几年以大中华地区的LED制造正向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推动政府支持。”李志刚表示,士兰微希望快速开发非洲等新兴市场,将LED蛋糕做大,让客户都能分享增量市场的受益,而不是在存量市场上拼价格。
笔者解读:
1.今年LED IC缺货还将继续持续,产能要到8寸线真正量产后才有可能缓解。
2.到2018年各大厂8寸线产能量产后,LED IC将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因此各公司在进行提前的采购判断时需要提前预判。
3.虽然士兰微没有宣布IC涨价,但是在目前如此缺货的情况下,涨价是很大几率的事件。而且一旦士兰微涨价,以士兰微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其它LED IC厂商跟进涨价的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