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几何?
那么,下游封装厂家是否已经感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带给自己的影响了呢?就该问题,各家厂商的观点也毫不例外地分成两大阵营,一派是持乐观态度感慨影响不大,另一派是感叹有一定的压力。
木林森股份市场部总监孙少峰认为,产品价格上调目前对企业的业务影响不大,主要源于涨幅不大。“木林森的器件相对性价比非常高,所以无论对照明或是显示屏来说,该买还会买,该用还得用。因为涨价时间不长,现在谈影响还为时过早,可能再过一段时间能更加清楚。”他说。
深圳市中美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仕乐也表示,此次市场相关封装原材料价格变动特别芯片对公司影响不大,他说:“中美欧光电跟上游供应链处于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定位中、高端商业照明及户外照明,并着重细分市场等相关产品开发、销售。”
東洋(TOYONIA)中国华南区负责人罗建华也明确表示,由于TOYONIA产品的生产与国内原材料关联不大,这次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并没有影响到TOYONIA光源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東洋将会通过持续推出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来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
即便旭宇的LED封装产品均采用纯金线,但在旭宇光电董事长林金填看来,原材料的增价对旭宇的影响不大,公司今年营收预计比去年增加50%,利润同步有所增加。“
相比上述声音,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谢大平则毫无掩饰今年的几轮芯片涨价潮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成本影响,从这个方面反映出几个现象,终端企业在两头的挤压下生存空间会越来越艰巨,中小企业要做好产业上的布局。“
鸿利光电总经理王高阳亦表示了认同,同时他也指出:“原物料上涨对我司也有影响,但这也是机遇,会加速行业洗牌,只是你有技术与规模及资源整合能力就会笑到最后。”
未来价格趋势如何?
谈及LED产业链未来的价格走势问题时,木林森股份市场部总监孙少峰表示不好预测,但是普通工业电子产品没有大幅度涨价的案例,除非是自然灾害导致的工厂停减产。在他看来,经济如不加以调控和干预都是摆动的,如潮起潮落,因此,上游产能也在收放之间振荡。
孙少峰坦言,木林森过去也经历过严峻的挑战,供需决定价格,自然也有规律可循。没有什么是“合理价格”,只有“市场价格”,假如有人承受不了,也是自然选择。
中昊光电总经理王孟源则表示,这种情况持续多久还很难说,虽然技术突破可以带来成本降低,但市场终究是主导因素。决定权或许在终端应用市场。但是,一个成熟产品随着价格平衡曲线在10%左右的价格波动也属正常。
東洋(TOYONIA)中国华南区负责人罗建华预测若没有重大相关政策调整或重大事件发生,产品直接涨价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他说:“但有种趋势很明显,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通过提升新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更高的利润。这也说明简单模仿抄袭再拼价格的路线越来越难走,这将有力促进国内LED产业的健康发展。”
旭宇光电董事长林金填也认为未来再涨价的概率不大,由于整个经济的需求疲软,有价值的企业才能健康发展,随着LED行业洗牌加剧,能在竞争中生存的企业就能活下来,而对那些平时用一些差的材料或者是诚信不好的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这样的话更能回归正常的价值。
“虽说产品回归理性,但其后续价格走势却充满不确定性,最主要是受到产品含金量、原材料价格以及市场认可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目前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于芯片封装未来一两年,甚至下半年的价格走势都并不明朗。”国星光电白光器件总经理赵森最后总结道。
结语
进入2016年以来,LED产业链先后掀起几轮涨价潮,对于处于相对成熟期的LED封装行业来说,涨价这种情况持续多久还很难说。不过,对于部分LED企业涨价已成为既定的事实,大多数业内人士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目前价格上涨只是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是行业走向正常的市场规律。不过,说到底,价格是把“剑”,既可伤人,也可伤已,在未来成熟的市场中,竞争逐渐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一个企业想要做下去,提升品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