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大量离职的挑战
2015年,佛山照明不仅遭遇了营收和净利润双降,整个公司的高管也大量换血。
2015年12月10日,佛山照明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5年12月9日收到11名高管的辞职报告,包括董事长潘杰、副董事长刘醒明、董事吴胜波、董事维安纳。霍夫曼、董事叶再有、董事杨建虎、独立董事刘振平、独立董事窦林平、独立董事薛义忠,监事庄儒嘉、张颖启。
高管的大量离职发生在佛山照明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之后。
2015年9月9日,佛山照明公告称,公司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欧司朗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德国欧司朗公司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德国欧司朗公司将欧司朗控股100%股权转让给电子集团。
资料显示,电子集团是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广东省国资委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广晟公司还是另外一家LED公司国星光电的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佛山照明当前的8名董事会成员中,董事长何勇以及董事刘韧、程科、黄志勇都是广晟系的,刚刚辞职的董事陈炳辉也是电子集团的副总。
记者亦试图向佛山照明董秘林奕辉就如下问题进行采访:“为何会出现高管的大量离职?高管的更替对于佛山照明在2016年乃至更远的发展影响是怎样的?”
但截至发稿前,仍未得到回复。
当广晟系掌控了佛山照明的董事会之后,能否把佛山照明引向一条盈利性更强的路?
王飞认为,大股东更换之后,管理风格变化和管理层变动很正常,但是作为投资者和作为经营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广晟系的主业在传统行业,其入主佛山照明之后,思维方式能否适应LED行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变数。
“而高管换血后,对佛山照明的益处可能在于,广晟公司可以整合国星光电和佛山照明之间的资源。”王飞说。
转型LED后如何延续传统优势
王飞认为,佛山照明当前面临的另外一个窘境是,虽然其是照明行业的老兵,但确是LED行业的“新人”。
“佛山照明转型后所在的细分领域为LED替换式光源领域,这个市场高度标准化,一个企业所谓在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复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很难做有效的区隔;而且这一领域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加之该领域市场门槛较低,佛山照明转型LED之后,能否继续做行业大哥也非定数。”王飞说。
王飞分析道,在传统照明行业,佛山照明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很强大,但是转型LED行业之后,品牌的优势能否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这就像在传统手机品牌领域,诺基亚是老大哥,但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即便是诺基亚转型,其品牌优势也不如苹果公司。
“渠道优势的道理也是一样。佛山照明的渠道主要布局在五金店、灯具城等,这些渠道都是传统渠道,经销商原来也大都是卖传统照明产品的,经销商再次培育也需要一定时间。”王飞补充说。
记者在发给佛山照明董秘林奕辉的邮件中也问及,佛山照明所在细分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转型LED后,与同行其他企业相比,自身的优势主要在哪儿?但截至发稿前,对方尚未回复。
王飞则称,整个行业在洗牌当中,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中小企业会消失,如果佛山照明能够在未来保持渠道的畅通,进行良好的经销商培育,前期价格战过程中进行的“投资”就会得到回报,其才有可能再次获得以往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