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价格战致营收整体下滑 高毛利市场成突破口
相对于芯片端,2015年台湾封装企业营收也是半斤八两。从LED网统计的台湾8家LED封装厂的营收来看,艾笛森相比其他7家企业,可谓是一支独秀,在2015年实现了15.5%的业绩增长。
据LEDinside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各主流LED封装产品皆呈现衰退,同比衰退20%-40%。其中2835价格下调幅度最大,0.2W、0.5W同比降幅分别达31%及40%;5630及3030产品年降幅则在20%左右。
对于台湾LED企业来说,价格战始终不是强项,在经过2014-2015年的价格战洗礼,台湾LED企业逐渐呈现连续下滑的趋势,这从2015年台湾LED企业纷纷发展IR/UV等高毛利的利基市场可以端倪一二。
台湾企业整体营收下滑,但是为何艾笛森却出现增长?LED编辑对此总结了8家封装企业的主营业务,发现艾笛森目前的主营产品主要是PPLC元件和高功率LED及其模组,具有一定附加值的毛利产品,而其他家的主营业务还是在目前跌价最快的通用照明器件和背光器件上,这是否表示LED芯片呈现低功率产值逐渐萎缩,高功率在快速成长的现状呢?而作为不见光的佰鸿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可见光LED的营收下滑和不见光LED市场的还未打开。
通过7家芯片企业+ 8家封装企业的2015年的营收来看,台湾LED产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个别注重高毛利的利基市场企业将会迎来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