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不夜城”上海 景观照明“明”细帐如何算

2014-09-16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网友评论: 0

摘要: 景观灯光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和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竞争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景观灯光对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夜市经济有着极大作用。

景观灯光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和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竞争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景观灯光对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夜市经济有着极大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夜上海,摩登的陆家嘴,富贵的老外滩,璀璨的南京路……这些关于上海的印象中,灯光是重要角色。光影上海,除了展示绚丽美景外,对上海经济有怎样的贡献?如今面临哪些“困境”?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试图就这些问题给出解答。

“夜上海”明细账

目前上海的景观灯光线路全长140公里,覆盖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

景观灯光是上海不可或缺的名片。

自1879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在上海浦江饭店亮起,灯光就与上海这座国际都会相伴成长。

在上海由一个临海小渔村蜕变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灯光一直是重要角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城市景观灯光从无到有,覆盖全城。迥异的风格、缤纷的色彩、典雅的宁静、闪烁的韵律,让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上个世纪90年代到上海看灯光夜景,成了长三角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就连各国的元首、国内各省区市主要领导到上海访问,这也是保留节目。据相关统计,2000~2004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陪同贵宾看上海夜景,平均每年将近80次。

我们的研究在对浦江两岸景观及其灯光的评价调查中也证实了上海景观灯光的全国表率作用。数据显示,有83.9%的被调查者认为上海的景观灯光好于家乡所在地。上海成为国际灯光城市协会初建时的唯一亚洲城市。

1989年以前:夜晚的外滩漆黑一片

上海的灯光始于1882年,即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之后的第三年。当中国第一盏电灯和亚洲第一盏路灯在上海亮起,灯光与上海相伴成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夜上海”就闻名远东。

而上海的景观灯光建设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之所以选择外滩和南京路商业街作为试验地,是希望吸引市民和游客到标志性景点观光,并拉动购物消费。

这在当时收效显著,并得到了一致好评。随后,上海的灯光建设开始大规模开展。

初创阶段是1989年至1992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与世界各国交流不断加强,城市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形象。1989年以前的上海,南京东路等主要商业街商业服务设施到下午五六点就关灯、关门,外滩也是漆黑一片。中外客人、包括上海市民,都希望“夜上海”再亮起来。

彼时上海做了两件事。一是结合南京东路商业街建设,对商业街原有的招牌进行改造,景观灯光以商业设施为载体,设置以霓虹灯为主要光源的店招店牌,由于南京东路商业街商店不一样,招牌大小、表现形式不一,产生了强力的视觉冲击效果,营造了“十里南京路”的商业氛围,丰富了市民的夜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流。商店晚上关门时间延长,营业额明显提高,为今天的南京东路的商业步行街奠定了基础。

二是选择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外滩,在国内首次利用大功率的气体放电灯进行泛光照明,用灯光语言把建筑设计师的创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1992年,浦东改革开放启动,从1992年直到1999年,上海景观灯光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中,“三点一线”项目的实施是当时的代表作。[NT:PAGE]

大型活动助推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的景观灯光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借助2001年的APEC、2006年的六国峰会、2010年的世博会等多次大型活动,进一步推进了景观灯光的发展。

上海最初的景观灯光建设,以1989年以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为契机起步,以后从北京亚运圣火传递至上海,到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第八届全国运动会、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五百强会议)、APEC会议、世博会,以及每年多次迎接国内外宾客的活动等等,都是加强城市管理、发展景观照明的极好契机。

比如,2001年的APEC会议,上海首次利用大功率照明,在外滩组织了一次冠名 “亚太腾飞”的大型动态灯光表演。外滩防汛墙上蓝、黄两种颜色进行16种组合动态表演,呈现出“蓝色浦江”、“黄金海岸”的壮观景象,50盏可控探照灯形成空中芭蕾,沿岸绿化照明,外滩大楼以APEC会标作立面投影表演,结合鲜花、烟火等图案和动感色彩呈现喜庆气氛。

2006年的六国峰会期间,浦西延安东路至外白渡桥、浦东东昌路到陆家嘴两侧各绵延1.5公里,用20组共900只大功率以黄色、蓝色为主的彩色探照灯,全部由计算机远程控制,定时循环亮灯,900只彩色探照灯跳起了美丽的“舞蹈”。这组冠名叫“和平畅想”的巨型表演式动态景观照明,绚丽斑斓,美不胜收。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开幕式的时候,黄浦江两岸用建筑照明为背景、以卢浦大桥为衬托进行灯光的演示。1200盏探照灯、16盏激光灯,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世界第一的LED巨型屏幕,6000个水上LED漂流球和漂流船、烟火融合在一起。世博之光的成功演绎,与世博会一起,成为许多人永恒的上海记忆。

据统计,目前上海的景观灯光线路全长140公里,覆盖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

周末外滩游客每天有五六十万

依据上海统计年鉴和区县景观照明建设问卷的调查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景观灯光建设与运营一方面得益于上海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其中较为明显的是,景观灯光建设促进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

看上海夜景成为必备的旅游项目。我们的课题组曾对各旅行社开出的上海景点项目进行过统计,数据显示外滩游览占100%。据外滩管委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周末到外滩(白渡桥到十六铺码头)游览的游客每天达五六十万人。

浦江游轮公司的调研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景观灯光建设拉升了浦江游览的业绩。

据不完全统计,游轮总客流量2009年为281.4万人,2010年上升为444.5万人,2011年又下降为264万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波动,是因为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世博园以及周边配套的景观照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随着世博园景观照明的拆除,浦江游客量又回落到之前的水平。

景观灯光对浦江两岸景观整体评价问卷的调研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选择夜间游览浦江,“想看浦江两岸的夜景”是主要目的;被调查者反映灯光是浦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73%的被调查者不能接受关灯的情况。

此外,被调查者普遍反映,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是上海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管理越好,越有助于浦江两岸景观总体评价的提升。[NT:PAGE]

景观灯光越好,楼宇出租率越高

研究发现,地产业随城市景观灯光的发展而得以发展。

本次研究中,楼宇经济的发展、楼宇出租率与景观灯光建设也呈较强正相关关系,浦东新区典型楼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景观灯光建设得越好,楼宇的出租率越高。

2000年到2012年,浦东三处典型楼宇灯光中,除招商大厦对景观灯光建设维护的年投入费用有相对明显的提高(从39万元提高到48万元)之外,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的投入基本保持稳定,分别为76万元和42万元。而三大楼宇近10年的出租率都在95%以上。

就夜市经济发展来看,亦如此。

以上海南京路和淮海路为例,1992 年商业街夜景灯光建成后,商店营业时间延长至晚10点,晚上夜市的销售额占了全天的40%,夏天和双休日的比例还要更大。

我们还发现,2001年至2012年,嘉定商圈营业额收入持续增长,夜市营业额所占的比重也持续增长,2008年起,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80%。可见,夜市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发展定位不清造成诸多问题

经典的外滩夜景,喜庆的豫园灯会,时尚的迎新灯光秀,宁静的公园绿地灯光,内光外透的商业楼宇……这些形式多样的城市夜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就上海的情况来看,重大活动推进、景观灯光建设投入的突击性、运营经费拨款的项目性色彩浓烈,经费保障的常态化、制度化严重缺失,它导致建设的权宜性,管理的随意性,使得其运营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重建设轻管理,没有形成固定的投入机制和稳定的维护运营资金保障。

除了相关的财政拨款难之外,运营维护也缺乏资金保障。我们在上海区县的调研结果表明,59%的被调查区县认为政府运营维护费低,53%的认为运营维护费尚未形成制度,缺乏保障,难以满足景观照明的可持续亮灯,这是当前处于运营管理中的第一大难点问题。59%的区县认为需要以优惠电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和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合作共建齐管景观照明的合作机制。

调查表明,领导个人意志在景观照明建设投入中常常起到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随着领导层人事、意志的变动发生频繁的变动。例如,1995年至2005年,某区领导对景观照明的支持力度就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一开始的“给文件也给钱”到“只给文件不给钱”,到2005年后“不给文件也不给钱”,对相关的建设运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可以说,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均是城市景观灯光的发展定位不清造成的,有待于正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合理规划其布局,在规划引导下建设,并对符合规划、城市发展需要的景观照明给予常态化投入与政策保证,这是应对其发展面临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