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正文

LED:在朝阳产业里不玩暗箱游戏

2014-08-05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世界照明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 。“潜规则”侵入照明行业,“猫腻”在其中玩得不亦乐呼:产品价格和参数虚标、市场上山寨横行、工程招标暗藏猫腻、财政助补出“乱象”......对于“猫腻”在行业中潜滋暗长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和应对办法?记者采访了行业相关人士。

一方面,LED照明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人人看好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行业出现猫腻现象使得朝阳产业变得举步维艰。不知何时,“潜规则”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语,在任何领域你几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如果把“潜规则”看成一个集合,“猫腻”则是其中的元素。“潜规则”侵入照明行业,“猫腻”在其中玩得不亦乐呼:产品价格和参数虚标、市场上山寨横行、工程招标暗藏猫腻、财政助补出“乱象”......对于“猫腻”在行业中潜滋暗长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和应对办法?记者采访了行业相关人士。

工程招标类:在暗箱里玩游戏

中山市西田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小村:做照明工程的都需要有很好的人脉,人脉资源是最直接的工程渠道。而对于整个行业出现工程招标类的猫腻,也是跟人脉资源有很大关系的,说到底,某个企业如果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在竞标工程的时候想玩猫腻也玩不着。这种现象,也映射出企业竞争中的公平问题。

中山某工程照明企业工程师黄先生:行业存在潜规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仅是照明行业,其他行业也会有。在大形势下,行业相关人员都会有个潜意识,工程竞标过程中存在猫腻大家都心照不宣,承接一个工程往往需要利用一些技术和产品之外的力量去完成,而这种额外的“力量”是什么?不用戳穿,大家都懂的。老实说,多年以来存在与工程招标里的潜规则似乎已经变得约定俗成,双方往往不用明说能够达成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目前也很难打破这种潜规则,社会上、市场上的正能量不够强大,如果你这家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话就会有另外一家取代你,所以很多商家为了生存也不得不随着大形势转变策略。

另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业内人士指出:“市政工程存在很多‘潜规则’,企业在中间的利润可想而知,作为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中标市政工程,企业既可通过产品销售赚取产品利润,又能通过工程案例为以后的市政工程起到市场推广作用。对投标企业来说,不到工程招标结果公布尘埃落定的那刻,都没有十拿九稳地把握,说一定能够拿下这项工程。”

记者观点:照明亮化工程是一项看上去肥到流油的“高薪优差”。一个如此庞大的盈利空间,一旦向外公开招标采购,企业蠢蠢欲动,趋之若鹜的效应也就可以想象。从招标到竞标再到中标,从中标到实施再到完成,开展并完成一项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然而这些工程项目的招标与实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到底存有多少暗箱里玩着的猫腻,很多人都只是心照不宣。

认证:别让认证成为潜规则的保护伞

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和创新中心战略研究部和知识产权部部长李文玉博士:专利是企业的一项资产,专利认证是企业智慧成果的一种保障。但专利本身并不代表能够很好地保护企业的智慧创新成果,因为企业申请某项专利是要向社会公开的,而一旦公开了就容易被抄袭。其实专利的保护力度的确有限,有的企业利用专利漏洞去侵权,因而行业常常出现侵权行为,这是一种灯影效应,归根到底是企业本身没有注重质量问题,研发了新的、好的技术和产品却没有对自身成果很好地保护,使别人有可乘之机,最终导致行业出现这种专利认证方面的猫腻。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在专利侵权方面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还不够,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自然这种猫腻现象就经久存在。面对这种尴尬的窘境,前不久成立的国内首个专利联盟正好能给这方面带来一些改善,目前我国企业的各种专利相对分散,如果团结产业力量,企业联合起来,建立专利数据库,相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专利是企业的资产和武器,鼓励企业注重品牌意识,开拓渠道。

记者观点:利用专利漏洞稍加修改去申请新的专利,这只属于专业认证类的一种猫腻。另外,LED照明行业在产品节能认证和品牌认证上也存在猫腻现象。LED自“出生”以来便贴上了“节能”的标签,多少企业拜倒其石榴裙下促成当下朝阳企业的迅猛发展?然而,LED节能的优势常常被利用,有的企业和商家打着节能的旗号招摇过市,欺骗消费者。谁能担保市面上销售的LED灯都确切经过相关部门的专业检测?面对当前国内认证门槛低的现状,甚至还存在“用钱买认证”的现象,难怪行业单从认证类分析就被搜刮出多种端倪。

市场:杜绝猫腻需要监管的眼睛

某消费者:近日又爆出“雷士”出现造假产品的新闻,所以说,照明灯饰行业猫腻现象也见惯不怪了。倘若消费市场遭遇山寨物品充斥,哪怕没有价格水分和参数虚标,消费者也不会向大品牌伸出诚信的“橄榄枝”了。而对于工程招标的问题,政府更换LED路灯肯定是通过严谨决策才提出和实施的方案,市政工程招标有没有猫腻,作为普通市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更换了LED灯是有利于节能、环保,对人们有利的话就足够了。老实说,招标工程背后企业和政府之间有没有官商勾结,有没有权钱交易,普通市民也很难知道。消费者是有监督政府的权利,但权利能不能实现又得另当别论,如果真的发现市政工程招标项目存在猫腻并影响到个人利益,当然会尽力讨个说法和维护自身利益的。

记者观点:谈及政策补贴和工程招标幕后的潜规则,行业相关人士大都避而不谈,都以“不清楚”和“不了解”以作回应。政府补贴类,分别采访了深圳、佛山、中山的几位企业老总,他们均表示政策补贴是需要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具备一定条件才有资格享有的,受访企业均没接受过政策补贴,因而不好回答。猫腻何其多,有理说不清。另外,在商品市场有的商家联合起来哄抬价格或者商家之间为谋取利益实行价格战、品牌战,甚至以伪劣仿冒产品来应战,战火纷飞,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