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厦门明年起建筑模式将逐步工业化 可节约资源

2014-07-16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厦门晚报 网友评论: 0

摘要: 根据日前摸底统计,厦门市有300多个项目需完成节能诊断。节能诊断分18个类别进行审计。每个类别都有一个能耗基准值,是通过本市该行业的平均单位能耗来确定的。

名词解释

建筑工业化,即按一定标准定型设计,在工厂内成批生产各种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然后运到工地,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成房屋的施工方式。

粉尘、噪音、脚手架等这些名词将渐渐淡出我市建筑工地。明年起,我市将逐年递增工业化模式建造的建筑,建筑物的构件由工厂生产,再运输到工地。

昨日,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在接听市长专线时,向市民解读我市绿色建筑行动的亮点。

1

逐年递增工业化建筑,将建住宅产业现代化园区

林树枝说,建筑工业化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它不但减少工地粉尘、噪音污染,还节约水资源。工厂内生产的水泥模板,不需要像工地那样浇灌,可以成块放入水中浸泡、养护,水可以重复使用。同时,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可以节省工地劳动力。少了模板、脚手架,还可以节约木材、木板等。

借着绿色建筑行动的契机,我市城乡建筑模式将加快向工业化转变,打造“绿色建筑业”。到2015年,采用工业化模式建造的建筑达50万平方米/年;到2020年,采用工业化模式建造的建筑占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50%以上,累计竣工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

下一步,将在海沧建设住宅产业现代化园区,建成集技术研发、生产加工、产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力争创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

2

民用建筑陆续执行绿色标准,大型公建年底节能诊断

随着《厦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上半年,我市已完成招拍挂的4批次10宗地块、总建筑面积77.55万平方米,均强制要求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其中,商品住宅项目5个,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医院项目1个,五缘综合医院为我市首次强制要求建设的绿色医院项目。

从2016年1月1日起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所有存量土地的民用建筑项目,必须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此外,到2014年底以前,全市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业主单位要完成用能设备系统的节能诊断。“目前公布了几批项目能耗公示,没达到能耗基准值的还不少。”林树枝说,未通过能耗审计的,应于2015年底之前实施节能改造。

根据日前摸底统计,我市有300多个项目需完成节能诊断。节能诊断分18个类别进行审计。每个类别都有一个能耗基准值,是通过本市该行业的平均单位能耗来确定的。

3

全国首个光电直流微电网,上个月通过验收评审

厦门大学承担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是落实我市绿色建筑的行动之一。厦大翔安新校区的直流微电网于6月30日通过验收评审,创造了我国首个实用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直流微电网项目。

林树枝说,直流微电网输出直流电,少了变压器,也减少电耗,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将在我市推广。

该直流微电网位于学校东区的能源学院工程楼、南楼和北楼三栋建筑中,主要供电来自工程实验楼屋顶150kW太阳能发电。为了实现微电网的稳定与连续运行,微电网还配有直流储能单元和交流/直流备用电。

微电网的负载包括30kW的直流空调、40kW室外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2kW的直流LED照明和30kW的阻性负载。其中,该系统中的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可以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续航里程达250公里以上。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