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照明巨头2014都干了些“神马”
摘要: 时间飞逝,2014年也跟随着冬日来临的脚步渐入尾声,站在照明灯饰行业的上空回顾2014年以来各大企业的发展动向,事实上,除了雷士德豪润达的“吴王之争”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还有很多大企业大事件也曾一度成为行业舆论的焦点。下面我们以国内的欧普、雷士、德豪润达及国外的飞利浦、欧司朗、GE为例,总结一下行业大佬们2014都干了些“神马”。
时间飞逝,2014年也跟随着冬日来临的脚步渐入尾声,站在照明灯饰行业的上空回顾2014年以来各大企业的发展动向,事实上,除了雷士德豪润达的“吴王之争”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还有很多大企业大事件也曾一度成为行业舆论的焦点。下面我们以国内的欧普、雷士、德豪润达及国外的飞利浦、欧司朗、GE为例,总结一下行业大佬们2014都干了些“神马”。
进驻欧洲市场 “封杀令”再起
跟随着照明灯饰行业的火爆热潮,开年不久,国内知名品牌欧普便发起了“大招”——“落户”荷兰,进驻欧洲市场。然而,“店大欺客”,企业大可以欺商家?4月15日,欧普照明华西区郑州办事处发文称“个别的经销商无视欧普品牌,去经营与欧普相冲突的品牌和产品,丧失对欧普的主推性,丢掉欧普品牌在当地的发展”。在文中,欧普照明直接枪指业内其他知名品牌。
事实上,欧普照明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样做的企业,2013年5月,雷士照明内部文件也传出类似“封杀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雷士照明与欧普照明先后做出这样的“封杀令”,真正的原因无非就几个:第一,传统照明厂原来的优势现在已经慢慢变成包袱;第二,对新兴LED产品的认识与投入,开发与生产都跟不上,让诸多新品牌有机可乘;第三,营销手段严重缺乏创新,只能动用这样“极度无奈”的通知,以便达到“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效果,同时也希望得到属于自己利益的保护。
率先开打渠道战 质量把关成首选
1月9日,雷士照明在重庆光环境体验馆举行CQC产品碳足迹认证仪式和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仪式上,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表示,随着大批LED企业的进入,中国照明行业的LED渠道战已经开打,未来,雷士在此将投入十几亿元。同时,国家质量认证中心也首次向雷士照明颁发了产品碳足迹证书,雷士照明由此成为全国照明行业首家获得碳足迹认证的企业。
2014年照明灯饰行业不乏“质量门”,所以雷士在此方面投入也不少。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树标准。乘着四川照明产品质量检测雷士照明LED受检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的好势头,3月份雷士照明率先生产并销售20万支LED蚂标产品,在树立行业标准、规范照明市场方面踏出了最坚实的一步。而6月19日,雷士照明还借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参与年中大促之际,对消费者购买合格的 LED球泡灯进行节能补贴,让雷士产品的质量关打造得尤其坚实。
倒装芯片传喜讯 联姻变恶斗
2014年年初,已实现量产的德豪润达全球领先的倒装LED芯片再传喜讯,因华强照明器材有限公司大批量采购而开始在LED照明高功率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显示德豪润达在大功率倒装LED芯片上突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获得主流厂商认可。
而并购雷士事件2014年初仍然是德豪润达的关键词,无论是吴长江方面还是王冬雷方面,两者一直认为德豪润达与雷士的联姻是1+1>2的效果。而在三安光电选择与多家照明公司深度战略合作之时,德豪润达也决定加码对雷士照明的投资。
可见,此后“雷达双雄”文武斗闹得天翻地覆,“吴王之争”世说纷纭也是行业人士始料未及的。而11月份,停牌逾三个月的德豪润达则表示,下一步德豪润达准备整合雷士照明品牌资源,发展集合智能家居和照明的电商O2O平台,采取资产众筹模式向互联网转型。
开启智慧互联新时代闹“分家”
2014年飞利浦无疑一直致力于智能照明的开发,年初其“智能灯泡”概念便广受关注,还携手爱立信公司联合推出了创新联网LED路灯解决方案。业内人士指出,飞利浦的此次行动是一场挑战苹果iBeacon技术的“战役”。
飞利浦2014年度最为行业震惊的大事件还得说到“分家”。
9月23日,飞利浦宣布集团将一分为二,其中照明业务将单独成立一家公司,消费品和医药部门将合并为另一公司,品牌维持不变。此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轰动了整个照明界,让本就不算平静的LED照明市场又刮一场旋风。
事实上,公司拆分是有迹可寻的,早在6月30日,飞利浦就表示将合并旗下LED零组件和汽车照明部门,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子公司独力运作,与此同时也将会向第三方投资者开放。11月13日,外媒报道,飞利浦分拆照明业务的计划吸引了数家私募集团竞价角逐,报价最高达30亿欧元。对此,首席执行官万豪敦表示,将照明解决方案业务独立出来,能更好地拓展其全球领先地位。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