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LED封装设备突围新策略
摘要: 国产LED设备的奋进,加速了LED国产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游的封装设备领域成为国产化走在前沿的典范。如今随着封装设备国产化率越来越高,一些细分产品领域格局既定,留给设备厂商的竞争空间也日渐逼仄。
“一台设备的投资要9个月以后才能回款,这对一般的设备厂商而言,资金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考验。”贺云波表示,资金链的优良决定了设备厂是否能在这一阶段的市场中存活下来。
“近两年,国内设备企业肉搏价格战,对客户轻松放款,国产封装设备竞争现状日渐恶化,生存境况愈加艰难。”深圳市一家中小型设备厂老板表示。
资金压力
随着国内封装设备厂商整体迈入成熟期,其产品的利润已非常透明,常规机型在激烈的竞争态势面前,只能竞相降价。而恶劣的市场竞争也同时考验着设备厂商的成本管控能力。
“表面上看,现期考验的是设备厂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并且能否保持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机会活下去。”刘小燕表示,而最终则体现的是设备厂的是否有能力和资金投入到研发。
“关键是资金支持。”在刘小燕看来,在设备逐渐国产化之后,技术实力都相差无几,有些厂商为争夺竞争优势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而所有的设备厂商在降价的同时,也在受成本的管控,因此基础研发成为核心优势,而基础研发十分依赖于企业的资金实力。
“由于目前设备利润已经很低,现在只要是放账,如果企业实力不强,便没能力去投入新的研发。”刘小燕表示,设备每年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以前固晶机UPH20k,现在马上就进入40k时代。
“这很考验设备厂,是否有能力做出这种机器,如果不能,马上市场就会被别人抢走,你也会马上就消失,今年你可能唱主角,明年说不定你就不在这个市场了,因为到最后,设备拼的就是基础研发的能力。”刘小燕表示。
贺云波对此表示认同。“现在大家其实都在熬,谁能在产品方面跟得上市场步伐,还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就能赢得市场,长期的放账和低廉的价格,企业的资金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在贺云波看来,设备市场格局现将会因此而随时发生改变。
“随时都有可能,这两年竞争这么厉害,就是在洗牌。”刘小燕也对此表示担忧。
但刘小燕看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LED生产基地,所有的供应链都在这里,包括芯片、支架、荧光粉、胶水和设备,以及下游市场也在这里,“基地在哪里,围绕哪一块的相关行业就会起来”。
“所有的封装厂在国内,所以国内的设备势必是要起来的,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的国产化,趋势如此。”刘小燕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最先被接受的是分光编带设备,然后是固晶设备,最后才是焊线设备。
“焊线设备是最后国产化的部分,但国产化是趋势,现在固晶设备的国产化应该有50%~60%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焊线设备,焊线设备的国产化率可能在10%左右,后面焊线设备将会有很大的机会。”刘小燕表示。
突围策略
对于市场的清晰认识,也让翠涛提前布局“最后的战役”。刘小燕表示,今年翠涛的业务重点放在焊线设备的研发上,从去年开始翠涛逐渐送样试机,今年依旧持续加大力度投资基础研发。
“从量产到推广是需要时间的,另外我们本身的产能也需要时间,应该到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我们的产量就会很大。”刘小燕透露。
据了解,国产焊线设备一直以来进入不了技术要求更为精密和高端的金线机设备领域,翠涛从铝线机开始持续的投入,经过五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沉淀,直到去年才开始向市场推出品质要求高的金线机。
“因为球焊在整个封装里是最重要的一款设备,所以大家对于国产球焊设备很谨慎,需要市场铺垫,最起码也要到今年,我们从去年开始陆续接了一些单,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争取明年冲出重围。”刘小燕表示,目前翠涛还只是开发中小型客户阶段,在研发紧步跟上的同时,稳定性更佳之时将会进入大厂。
而与此同时,翠涛也在积极的吸引尖端研发人才,据了解,目前国内焊线领域的部分优秀人才都收归翠涛旗下,而这也成为翠涛现阶段核心的竞争力。
“对研发的投入,我们一直在持续,也早已规划重点研发领域,如今在比拼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残酷阶段,我想我们会在这一波市场潮流中更胜一筹。”刘小燕如此表示。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