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豪润达王冬雷:LED的春天即将到来
摘要: 无论别人怎么说,王冬雷坚信,LED的春天即将到来。为此,这位出生在1964年冬天的中国LED行业领军者,很善于蛰伏和伺机。
如今,市场的“马达”已经启动。今年进入雷士专卖店的客户,八成认购LED产品。王冬雷乐观预期,LED的初春已来临,未来三五年,LED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因为他的果决,在中国LED市场即将暴发之前,德豪润达已经在去年年底提前完成了LED产业的全球布局。
至2012年底,由于收购雷士照明,德豪润达拥有了雷士36家独家区域经销商,3029家覆盖到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卖店,以及覆盖全球19个国家及地区的19家海外经销商。但善于提前布局、伺机而动的王冬雷并不止于此。现在,继雷士之后,他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着机会,希望继续通过兼并收购这条路,尽快实现他“世界前三”的目标。
但中国制造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品牌是绕不过去的难题。西方品牌花了上百年时间的沉淀,才奠定了今天的地位。尽管承认和目标尚有距离,王冬雷依然执拗地说,“差得远也不怕,我们过去骑自行车,现在不也有汽车开了吗?以后想要开飞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啊。”
王冬雷自认为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和同代的创业者一样,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一直记着读书时“振兴中华”的信念。“我快五十了,最多还有十年,我要在退休前做到这件事,”王冬雷说,“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哪怕别人说我傻,也要把它做好。”
技术控王冬雷
美国一家投行的资深分析师保罗·诺格罗斯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才是乔布斯的成功秘诀。”对技术的痴迷和细节的重视,正是许多制造业企业家成功的特质。
和乔布斯一样,王冬雷是一个爱琢磨的人,拥有一份爱玩科学的天真。他曾经因为电水煲太费电而给妈妈发明过一个节能保温壶,并申请了专利,现在日本也在使用这项技术。“从一天耗电2度变成只需要0.26度,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起来流露出些许孩子般的得意。
十几年前,德豪润达的第一代面包机,就出自于王冬雷本人在实验室里的上千次实验。为了摸索面包的配方,面包机的程序、加热温度、发酵时间,他整整做完了一卡车的面粉。
相比起管理一家上市公司,王冬雷觉得自己更像一名科学家。打开他每天随身携带的一个大开本练习本,上面写满了各种运算,画满各种芯片的设计图。这样的本子用掉不计其数。现在,他正在构想一个能代替T5支架的新的软灯条,目前全世界都还达不到相应的亮度。
作为德豪润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公司现有专利的一半以上都来自于王冬雷的发明。哪怕是坐飞机时也会有突然的灵感涌现,机票、纸巾上都是他那些世界级专利诞生的地方。他认为,创建一个LED帝国,一定要下决心投入科研,领先同行,而拥有自己的专利尤为重要。
对于王冬雷而言,实验室是最大的娱乐场所。但凡有点时间,他就会跑到实验室里去,每次都要待到秘书来喊。于他,钻研这些事情就像别人去卡拉OK一样,对于紧张枯燥的日常生活是一种调剂。目前,他本人拥有两百多个发明专利,其中一半以上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爱钻研的王冬雷自认和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是绝配。“我把产品搞掂,他把产品卖好,多好啊!我更愿意待到实验室里去,这是我的强项。”
都说王冬雷豪赌,他却自认为是个谨慎的人。“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
事实上,收购雷士是王冬雷转型LED时一早便已定下的战略。他深知德豪润达的基因是制造业的基因,从来没走过品牌和渠道路线,因此在中国购买雷士,美国纳入惠而浦,让他们来负责销售,而德豪负责设计和制造,由此形成一个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
王冬雷深知,投身LED这个尖端行业需要的不仅是钱,还要有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民营企业尚有局限。但王冬雷却早已运筹帷幄。过去二十年在海外打拼的经历,让他明白如何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可以变成德豪润达的科学家。”
尽管是自称“傻子”的理工科男,但王冬雷的领导能力和性格感染力却早在17岁时就显露无遗,是80年代大连理工大学的风云人物。王冬雷不但是体操队种子选手,校报编辑,演讲团团长,还常常带领同学们勤工俭学,通过给学校铺草坪来赚钱补贴生活。
目前,在芜湖和大连,驻扎着德豪润达两批核心的科研人员,他们全部都是来自全球LED领军企业的高层管理和研究人员,包括竞争标杆飞利浦、首尔半导体的首席科学家。这些人都是王冬雷亲自跑了五次美国,一个个从硅谷说服以后带领进来的。
这位刚刚转型进入LED领域的民营企业家,有着令这些世界级人才不可抗拒的说服力。王冬雷给他们每一个人描绘了一个宏大的愿景,告诉他们,他要做并且能够做到世界前三。
“我告诉他们,LED这个产业将来的发展前途在中国,中国的未来在德豪润达。我们有一个企业理念,要做一定做到前三名,要不就不做,”王冬雷带着充满说服力的语气说道,“就过去二十年的经验来看,只要中国人下定决心去做的,基本上没有人能打败我们。”
在王冬雷看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教育背景无关。“设计一个灯泡很容易,但当天上没有飞机的时候,想像出一架飞机,并告诉人们怎么造,这是一种天赋。”在德豪润达的Led照明研究所,有一位只初中毕业却创造力惊人的工程师,王冬雷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职务,并亲切地拍着肩膀称呼他为“王老邪”。冬雷对老邪说,即使是棵草,你要设计到黄金的水平。
目前,在大连德豪润达,有着全球最大的4英寸led工厂。而这个工厂出产的芯片,可以做20亿只5瓦的led灯泡。王冬雷又算了一笔账:光这间工厂生产的芯片,用于制作灯泡,按每天使用5小时计数,可为国家节约150亿度电,10小时就是300亿度电,相当于1/3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一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省150-200亿度电。
王冬雷说,他希望这间工厂能够改写中国照明的历史。
“我们做工业企业的人,一辈子能碰上一次工业革命,是多么幸运的事情,”王冬雷说,“能把这件事做好,留下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这辈子就没有白活。”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