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亮化工程使乌鲁木齐更靓丽
摘要: 截至6月5日,城市主次干道道路修补共计完成沥青砼修补34万平方米;完成河滩快速路、外环路沥青砼修补3万平方米,人行道花砖修补3100平方米,清洗波形板约850公里,清洗隔离墩100多公里等。
随着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临近,不少来到乌鲁木齐市的游客和乌鲁木齐市市民无不发出惊叹,乌鲁木齐市不仅道路平坦、夜色下的乌鲁木齐市灯火辉煌,夜景越来越美了!
为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市市政道路的服务功能,为市民创造更为宜居、宜游、宜商、宜学、宜业的环境,2013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以"整洁、美观、节约、实用"为要求,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为原则,对83条主次干道进行全面综合整治。
2013年8月底前,道路整治 出行更方便了、广告牌匾拆除、外立面粉刷、以及美化亮化工程等都将收官。乌鲁木齐市市民不仅能够感受到乌鲁木齐市的变化,也能欣赏到更多璀璨夜景!
道路整治 出行更方便
破损的花砖进行更换、下沉的井盖进行提升、坑坑洼洼的路面也进行了修补……为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城市道路服务功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市民出行便捷,乌鲁木齐市政府2013年对人民路、光明路、广场周边等全市83条道路进行了综合整治。
截至6月5日,城市主次干道道路修补共计完成沥青砼修补34万平方米;完成河滩快速路、外环路沥青砼修补3万平方米,人行道花砖修补3100平方米,清洗波形板约850公里,清洗隔离墩100多公里等。同时,对道路两侧设置不规范、有损街面整体美观、存在安全隐患、未经审批擅自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等进行了集中整治和拆除。
乌鲁木齐市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整治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城市道路服务功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市民出行便捷,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路域环境迎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召开。目前,4个中心城区整治工作已经陆续完成。
在道路综合整治中,建设部门采用了“移动围挡”、“透明围挡”和夜间人工作业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道路施工给市民通行、生活带来的不便。在上下班高峰期,施工单位将“移动围挡”内移,缩小施工工地的空间,“挤”出空间让给市民通行。夜间,道路车流量减少,道路施工单位又会将“移动围挡”外移,扩大施工工地的空间,保证道路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城市道路挖掘行政许可工作中,乌鲁木齐市突出“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将道路挖掘与道路改(扩)建工程相结合,避免了重复开挖的“拉链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BRT快速公交,BRT开通以来深受市民喜爱,成为出行的重要工具,由于乌鲁木齐市现有BRT车道是在原有道路上设置的,其承载能力远不能满足重型BRT车辆的道路需求,加上雨雪天气对路面的侵蚀,大容量快速公交车在运行中负重、频繁刹车,造成停靠站点周边、红绿灯路口路面出现了车辙、坑槽等路面病害。
因此,乌鲁木齐市对北京路、新医路、南湖路、昆仑路、扬子江路、长江路等道路的BRT车道也进行了局部改造。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影响,BRT车道修补施工时间都选择为每日零时30分至7时修补,确保BRT车辆白天正常运行。
在道路整治的同时,为解决停车难题,2013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除了继续新建立体停车库以外,还投资约3400万元,对全市28条道路203处停车场7643个停车泊位安装了诱导系统,目前这些停车诱导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并筛选出20条支路巷道的803个停车泊位分时段免费向社会车辆开放。
[NT:PAGE]
亮化工程 夜景更美丽了
华灯初上,漫步在夜色中的乌鲁木齐市主干道上,道路两侧造型各异的霓虹灯、轮廓灯、景观灯灿若星辰,让人眼前一亮;延安路上有“青花瓷”灯、北三路上有“大蝴蝶”灯、南湖路上有“帆船”灯……
2013年40岁的赵玉芳在劳动街上班,南湖南路是她每天上下班必经之路。“以前上夜班,虽然有路灯,但也是只见路不见树,路边的绿化景观带一到夜晚就看不见了。”自乌鲁木齐市实施亮化升级工程以来,赵玉芳每逢夜班就能欣赏到“火树银花”般的美丽夜景。
乌鲁木齐市夜景亮化工作从2003年开始,截至2012年底,乌鲁木齐4个中心城区的路灯总量约11万盏,市区道路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保持在98%,彻底消除了“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现象。
为迎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13年,乌鲁木齐市加大了对夜景亮化和提升的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灯光辉煌、五彩缤纷;靓丽多姿、各具特色”亮化要求,乌鲁木齐市2013年继续完善景观亮化架构。
据了解,2013年乌鲁木齐市夜景亮化由原来单一的线性亮化转变为以组团、节点亮化方式为主的组合亮化。在去年重点一线一片亮化的基础上,完成了6个特色街、“五山一园”景区和“五横三纵片区”夜景景观的亮化提升工作。其中包括红山山体、会展中心、国际大巴扎、南湖广场等4个重要节点,楼体组团、灯杆、桥体、终端控制系统4个方面。同时,乌鲁木齐市在去年楼体亮化提升的基础上,确定了85栋楼体的亮化工作。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获悉,2013年的夜景亮化工程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点、线、面光源组合设计,主色调采用暖黄、暖白色。多角度多方位的光亮,使人在观赏这些灯光时不会刺眼,而这些灯具使用的都是环保材料,不会对树木、草丛造成污染。
在亮化的同时,还要做到节能,为此,2013年乌鲁木齐市在重点路段安装了高效节点设备400台。同时,河滩路快速路上所有的灯杆亮化,一改原有的与路灯齐亮的模式,引入了新的3G技术,由中央控制室进行控制分控,对河滩快速路上的1700余个灯杆进行实时控制。而不是目前的要么全亮,要么全关。
这样一来,不仅让市民看到了美,还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今后,乌鲁木齐市还将积极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改造照明设施,节约能源。
除了亮化外,2013年乌鲁木齐市在美化方面将城市进行了打造。如:水泥“粗布衣”烟囱也能成为一道风景!2013年乌鲁木齐市对全市50座烟囱进行了美化。8月底,这些烟囱将展现在市民眼前。美化亮化的烟囱方案为水映繁星、寒香雪梅、祥瑞云腾三个主题设计,除一改以往的造型外,还增加了外观亮化效果。
另外,引入社会资金、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建成的乌鲁木齐首个激光水幕电影也即将在红光山人工湖旁亮相。该水幕电影通过全彩激光灯、百米高喷等技术,呈现火焰、水雾各种造型设计,使市民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感受到“声光电水火”为一体的超震撼水景观表演。
[NT:PAGE]
智慧化城市 管理更高效了
一处红绿灯出现问题了,不到5分钟就能通知到出现问题设施的所属单位,这就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带来的效率。
围绕“智慧化城市”建设,乌鲁木齐市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市民在遇到城市管理问题时可随时反映,并及时得到解决。
据了解,运用现代科技全面监控和管理城市的具体做法是,将中心城区内的窨井盖、红绿灯、邮筒、过街天桥、树木、宣传栏、雕塑等55万个城市公共设施统一编码,并将其权属单位、附近标志性的建筑等详细信息输入电脑,把16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划分为3900余个单元网格,每12个单元网格由1名监督员负责,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实时监控。
每个城市公共设施在有了类似“身份证”一样的编码和详细信息后,一旦受损,就会被负责巡视的监督员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将情况传送到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数字化管理网络在5分钟内就能通知到被破坏设施所属的单位。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比以往的城市管理服务语音热线更加高效、精准,可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