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照明新主张 浅析LED无线灯控系统

2013-05-09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慧聪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

随着LED的成熟及发展,LED除了用来取代传统照明系统外,亦可配合不同的技术,做出不同的应用。在现今的市场上我们亦不难找到一些无线灯光控制系统如、Wi-Fi的系统,用来实现无线开关、调光及混色等。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应科院)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两种技术,分别是用于LED照明系统的无线移动感应模块及应用于LED的混合式实时定位系统。

  无线移动感应模块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感应器产品主要以被动式红外线(PIR)和微波多普勒(Doppler)原理为技术基础。被动式红外线感应器本身不会发射红外线光束,而是凭借感应物体的热源移动而触发。因为室外温度和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皆有可能会导致被动式红外线误报,故被动式红外线通常于室内封闭环境使用。

  多普勒原理是通过发射高频率的微波,然后透过接收模块检测反射波的频率。如果区域内有物体移动,反射波频率就会有轻微的变化,以此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在移动。多普勒原理不受阳光照射与气温变化而影响判断,因此适合于室外与室内使用。

  香港应科院(材料与构装技术群组)于2011年开发出一个在由专门收发ZigBee模块的结构上运用多普勒原理的无线移动感应器。

  1.灯控模式:感应器分析信号后透过无线网状网络对灯具进行开关、调光等控制。

  2.移动感测模式:感应器从最合适的工作通道发射出微波,并对接收的反射波加以处理。当人体走向移动感应器时,随着人体越接近感应器,信号的振幅就越大。

  3.侦查及避免干扰模式:感应器透过扫描频带内不同工作通道的信号强度,选择出最合适的工作通道,大大降低受干扰的可能。

  整个灯控系统全由软件控制,不需额外的硬件成本。智能性校准功能有助提高感应器的灵敏度,减少误鸣。超低功率消耗特性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