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实质:不求利润只求市场
摘要: 要利润,还是要市场?对身处价格战阴霾的LED企业来说,确实是两难选择。低价虽是抢占市场的利器,但却意味着低利润,低收益;如果定位高端,高价位下又难提升销量。
近日,长方照明公布其Q3财报,报告称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约4.04亿元及4062.28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7.78%和下降14.88%。
对于前三季度利润下滑的原因,长方的解释是,为了巩固及拓展市场份额,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采取主动降价的策略;同时,公司实施“长方办公照明”、“同宇家居照明”和“东汉商业照明”三大品牌同步推进的品牌战略,前期费用投入较高,导致净利润下降。
就在1月和6月,长方照明旗下LED照明灯具两次大幅度调价,部分产品降幅甚至超过100%。随后,包括木林森、真明丽、德豪润达在内多家企业,参与了这场价格博弈。
多方博弈令LED照明产品价格大幅下跌,LED价格偏高的劣势正在不断扭转。高工产业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全年,LED照明产品均价降幅将达40%以上。
高工LED CEO张小飞认为,“LED照明价格降至节能灯1.5倍时,LED家居照明将迎来规模爆发。从LED照明产品当前降价趋势来看,这个过程有望在1-2年内完成”。
如果价格已不再是LED照明推广的障碍,那么品牌与渠道建设将成为企业规划的重点。由此看来,通过调整价格抢占市场,树立品牌,拉拢经销商才是长方照明降价的初衷。
降价 成常规武器
产品价格偏高导致消费者接受度低,成为业界公认的LED照明终端推广最大障碍。
就在今年5月,成都金府灯饰城某LED照明经销商告诉记者,“LED照明在终端零售的主要障碍,还在于其高昂的价格。当前,消费者所能接受的LED照明产品价格约为每瓦10元左右”。然而时隔仅半年,LED球泡灯每瓦5元的出厂价在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
据《照明市场》记者走访了解,木林森3W球泡出厂价仅为10元,雪莱特3.8W球泡出厂价仅14元。即使经销商加价100%,价格也不会超过10元/瓦,价格直逼节能灯。
“如今,LED照明已步入微利时代,企业想要独善其身,依靠高端开拓终端市场已异常艰难。”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大家谈理想,谈发展,不屑于参与价格战,如今迫于生存压力却是不得不降。打价格战是死,不打价格战死得更快。这家定位于高端LED商业照明的企业,将旗下LED球泡出厂价格定为3瓦2美金,5瓦3美金,7瓦5美金。
LED照明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整个LED行业净利润急剧下滑。
据统计,42家LED相关上市公司中,Q3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达到24家。其中天龙光电亏损3266万元,德豪润达亏损888万元,天通股份亏损3008万元。而净利润下滑的企业中,士兰微、华微电子、洲明科技3家公司的净利润跌幅均在80%以上。
轻利润 搏击终端
要利润,还是要市场?对身处价格战阴霾的LED企业来说,确实是两难选择。低价虽是抢占市场的利器,但却意味着低利润,低收益;如果定位高端,高价位下又难提升销量。
“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战略,不是追求高利润,而是先抢占市场,树立品牌,这对企业生存更为重要”。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依靠低价抢占市场在当前LED行业已极具代表性。
凭借超低价格,牺牲利润抢占市场,可快速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增加产品销量,薄利多销或先量后利,均为生存发展之道。这也是木林森、长方照明等价格战始作俑者的初衷。
更为重要的是,产品大规模占有市场后,消费者会逐渐认可企业的产品和价格体系,企业在拓展渠道的同时,也为品牌树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待到渠道、品牌、客户群体相对稳定,企业才会制定自己的盈利体系。”施玛特照明总经理陈启开举例说道,2008年雷克照明以超低价格挤进LED终端市场,迅速建立起完善的经销体系和强大品牌影响。当前,雷克LED产品终端出货量甚至超过嘉美、佛照等。
另外,通过激进的价格策略,还可以将竞争对手“挤出”整个LED照明终端市场,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基于此,每次政府工程招标时总有许多企业,为了拿到工程,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投标。赚不赚钱是其次,关键是企业可通过参与政府工程提升自身形象,从而奠定行业地位,加强业务拓展能力。整个投标过程,与赔钱赚吆喝,低价求市场的做法可谓异曲同工。
而对中小企业来说,生存为当前要务。通过低价走量的方式,即使是“苟延残喘”熬过行业寒冬,也不至于会被饿死。只要身处这个行业,5000亿的市场蛋糕总有机会吃到。
是策略 不是战略
利用“先入为主”的消费观念,通过低价换取市场,应是市场竞争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低价策略的实施,对企业的技术、资金、规模等综合实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挑起价格战大旗的都是资金实力俱佳的企业,中小企业往往只是被动参与。
而类似于长方照明,木林森等企业,希望通过低价来拓展渠道和打造品牌,比拼的是从产品到售后服务的整体竞争策略。如何最大限度压低成本、抢占市场及塑造品牌,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布局。然而,该策略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5月14日,长方使用超募资金4000万元投入LED照明光源支架项目。据悉,该项目可节减15%-20%的支架材料成本,进而扩大长方在LED照明产品的低价优势。
然而7月31日,上市仅4个月的长方照明就大规模召回旗下3W LED蜡烛灯,并将这批问题灯具集中销毁。据长方照明内部人员透露,这批灯泡问题出现的原因,与供应商来料有关系。该事件也引发了外界对长方低价策略下品质如何保证的质疑。
同时,企业在采取低价换市场的策略时,还需要具备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面对价格快速下行,技术日新月异的行业现状,始终保持技术及成本优势非常关键。另外,企业家还需要具备清醒的市场竞争意识,要有比“降价策略”更为长远和智慧的发展思维。
“当前,企业通过不断降低产品价格来迎合消费者需求,从而抢占市场树立品牌,这是不值得推崇与借鉴的。”昭信灯具副总经理徐连城认为,LED带给消费者的价值远超传统照明,不应要求其价格非要接近或是低于传统照明。如果仅关注价格,疏于对品质、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的管理,不引导消费者观念转变的话,对于国内LED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中浩光电王孟源也认为,“当前LED还处在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需要更多的考虑通过差异化道路来打开市场,而不是将战略眼光停滞在价格战层面”。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