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韩企液晶面板投资冰火两重天
摘要: 近日国内两大面板厂商分别通过了460亿及244亿的巨额投资,而此刻韩国的两家企业却传出了减少面板投资的消息。那么这接下来的一年里面板走势如何?液晶面板是否存在过剩的风险?
2、华星光电244亿扩建8.5代线
近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拟投资244亿元实施二期8.5代TFT-LCD(含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生产线建设项目,这是华星光电自2011年投资第一条8.5代线以后又一重大举措。
从华星光电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投资二期项目是其扩大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规模的战略选择,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导入氧化物半导体和AMOLED技术也使华星光电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这对把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
244亿元“加码”8.5代线
近年来,中国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规模日益扩大,继京东方投资合肥和重庆两条8.5代线后,华星光电再度“加码”高世代线,在深圳实施二期8.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
根据TCL集团发布的公告,华星光电二期项目总投资244亿元,设计产能为10万片/月,其中非晶硅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7万片/月;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3万片/月(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该项目预计于2013年年底开工建设,2015年第三季度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增加供应液晶面板1000多万片。
事实上,去年华星光电计划投资二期的消息便在业界传开了。从规模来看,华星光电目前仅有1条8.5代线,虽然已经实现满产赢利,但是规模和产能不足。再加上4K、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不断涌现,华星光电二期8.5代线是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表示:“投资二期8.5代线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深思熟虑的结果,毕竟华星光电只有1条生产线,无法形成规模,而且主要产品也覆盖不全。”
如今液晶面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显示产品不断向大尺寸、超高清方向发展,而我国现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不足,这也是我国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投资建设了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原因。
NPDDisplaySearch预计,到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将有8个8代TFT-LCD及AMOLED面板厂建成并投入运作,玻璃基板产能将从2013年第四季度的每月25万片上升到2015年第四季度的每月67万片。届时中国大陆和韩国将拥有全球液晶面板8代线85%的产能。
用OLED技术布局未来
OLED技术是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目前,虽然OLED技术还不能对TFT-LCD构成威胁,但是,OLED技术的发展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面板厂商除了大规模投资建设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在中小尺寸OLED技术方面也有所布局。然而,在我国将8.5代TFT-LCD生产线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华星光电走在了前面。
按照华星光电的规划,华星光电二期8.5代线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在3万片/月的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设计产能中,将有部分产能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
事实上,2012年,TCL集团已在现有厂区内建设了4.5代FPD试验线,进行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如果OLED技术能够取得突破,那么到2015年华星光电二期8.5代线投产时,华星光电将有机会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OLED电视面板的企业。
然而,攻克OLED技术瓶颈并非易事,三星和LGDisplay虽然已经推出OLED电视产品,但是仍然存在良品率低等各种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技术路线方面,华星光电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将采用LGDisplay主导的白光技术,而非三星主导的RGB技术。从规模上来看,华星光电发展大尺寸OLED技术,就必须有坚实的液晶技术作为基础,这也是华星光电二期8.5代线发力新技术的主要原因。
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昌昌说:“华星光电在AMOLED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各项技术都在自主研发当中,其中也包括曲面OLED屏的相关技术。这部分也是TCL未来的一个重点。”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