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亟需标准“净化”市场
摘要: 月11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80%以上LED芯片将实现国产化,LED 照明产品占通用照明的30%。可见,要实现这一发展规划,未来几年LED照明行业还将呈现出爆炸式发展。
7月11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80%以上LED芯片将实现国产化,LED 照明产品占通用照明的30%。可见,要实现这一发展规划,未来几年LED照明行业还将呈现出爆炸式发展。
5000亿元这块诱人的蛋糕吸引着许多人的眼球,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资质、无设备、无条件的厂家蜂拥而至,使得LED照明市场显得有些疯狂。在LED照明高额的利润面前,相当一部分厂家的“免疫力”崩溃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了行业的真实写照。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各地政府的“放水养鱼”政策下,LED照明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行业的发展瓶颈也逐渐凸显出来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LED照明行业尽管看似“钱途无限”,但在经历前两年的产能激烈扩张后,产能出现了相对过剩,LED照明企业面临着价格和利润率大幅下滑的风险。2011年下半年开始,一些LED照明企业已经出现大面积亏损,有的甚至消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如今我国的LED照明市场犹如一个巨大的杂货市场,在市场里面什么都有,高、中、低档次的各类品牌应有尽有,其中也不免出现一些伪劣产品。从LED照明行业来看,由于目前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对高、中、低层次的LED照明需求也不同,因此,在LED照明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LED照明行业的成熟,市场对LED照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标准体系是我国LED照明行业的当务之急。
LED照明属新兴产业,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和对产品制造、产品应用效果、产品安全的统一规范标准,致使LED照明产品质量良莠不一,市场推广应用也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各个厂家的产品无法实现通用化,难以规模化生产,这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LED照明行业,笔者把这个“规矩”理解为“标准”体系。LED照明行业亟需统一标准,只有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才能规范市场认证、解决行业发展问题。
其实业内许多专家、企业已经意识到建立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并不断致力于完善标准体系。如2010年12月30日,由佛山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发起制定的佛山《LED筒灯联盟标准》在佛山质监局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地方LED筒灯标准。
近日,广东省质监局会同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464项LED照明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了广东省首批LED照明产业立项地方标准项目87项,标准项目内容包括光生物安全、光舒适度、产品寿命快速检测及主流产品性能要求等安全、质量和检测方法标准等。广东首批LED照明产业地方标准必将有力推动LED照明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各省市标准不一,此次确定的标准体系也并非全国性的,但是广东省作为LED照明产品制造大省,2011年LED产值达到1500亿元,约占全国的70%,全球的50%,这足以看出此标准的意义所在。而这一迟来的LED照明标准也将极大促进未来全国标准的建立。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做标准的企业是行业的标杆和领头羊,它是制定“游戏规则”的,只要你在这个行业,就得按该“游戏规则”来做,所以做标准的企业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可以通过提高门槛、提高标准来限制其它企业发展,削弱对手优势,而标准的出台将成为“净化”目前行业鱼龙混杂发展现状的重要“武器”。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