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英利集团面临机遇与挑战

2012-07-03 作者:阿拉丁照明渠道网 来源:阿拉丁照明渠道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 英利品牌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聘请了在光伏领域从事多年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指导,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随着国内光伏企业的迅速崛起,英利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   

   

 英利品牌创建于1987年,早期英利是做化妆品的,后来看了一篇报纸报道后突发奇想,做了新能源。总部位于河北保定,25年来英利人以超常规的思维和战略,创建了独特的运营模式,应用于集团旗下各子公司、分公司及关联企业中,在管理、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成熟、健康的成长轨迹,使英利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并保持活力。特别是顺应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绿色能源,科学发展的理念。凭借其特立独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倡导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品牌优势,英利逐步成为产品品牌,进而成为了公司品牌,并走向世界,尤其在新能源领域中英利的全球品牌战略,使得其在欧、美等国家建立了较高的行业知名度。英利一炮走红却是在2010南非世界杯上,英利作为赞助商成功的走上前台,为亿万人所知。 [NT:PAGE]

  英利集团是以新能源投资与经营管理为主业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目前集团旗下实际控制的有英利绿色能源、英利新能源、英利能源(中国)、六九硅业、源盛融通公司等近七十三家子分公司。

  英利集团秉承 “高新技术,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宗旨,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目前英利涉及领域以绿色能源产业为龙头,是集能源、化工、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地产等多元化产业,员工近万名,在欧洲、亚洲、美国等多个国家拥有本土化的生产、贸易、工程公司。

  “英利”作为民营企业以做实做强的信念,以坚实、稳健的步伐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开拓者,并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是英利绿色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2000万美元。

  英利中国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聘请了在光伏领域从事多年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指导,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NT:PAGE]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地提升,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光伏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1.产业亟待规范整合。2010年光伏市场的火爆以及高企的投资回报率,引发了各方资本持续不断流向光伏产业,其中不乏一些带有一定盲目性的项目,市场秩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积极意义而言,资金的持续投入对于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投资者在未对技术、资源、人才、市场和竞争优劣势等发展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情况下,持续不断扩大产能,肯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应谨慎而为。盲目上马或者扩大产能的项目或许对行业的发展会是一种伤害。而产业的发展也将遵循这样的规律,在产业发展初期会有一些过剩发展,继之而来的就是整合,随着新的技术、新的市场的发展可能又会有一点小的过剩,然后是再整合。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善加引导,以期将阵痛降至最低。

  2.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两头在外”的局面仍有待改变,去年我国生产了4.5万吨多晶硅,但仍需进口4.75万吨,预计这一状况今年仍将持续。国内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领域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一些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而最重要的是在下游的应用环节,我国组件产量占全世界的40%~50%,而装机量仅占世界的2.7%,国内光伏市场有待加速启动。

  3.光伏贸易摩擦加剧。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新能源的重要地位,普遍认为未来能够引领新能源经济的国家,也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在强化新能源经济地位的同时,势必会提高保护本国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的警觉性。我国光伏市场的国际依赖程度比较高,且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势必将受到一些国家的贸易挑战。例如2009年就曾传出德国光伏产业协会游说欧盟对来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信息,2010年作为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的美国更是直接发起了针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我国新能源领域的“301”调查等。此外,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很大,但并未持有定价权,今年3月就曾发生产品被要求降价30%,使得光伏产品大量滞压港口的事情。随着贸易交往的增多,国际竞争的升级,国际有关光伏产业的贸易纠纷将呈现加剧趋势,产业界必须积极地加以应对。

  4. 产业技术面临危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某些新技术的开发、新结构的创新甚至一些新型电池的基础研发方面,我国仍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虽然光伏产业规模已经很大,但在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等研究方面,仍需加大投入,防止在革命性的新技术出现后的掉队现象,切忌重蹈显示器件产业的覆辙。以我国彩管为例,当时我国为世界第一大彩管生产国,从而推动了我国成为彩电生产世界第一大国,但在彩电从CRT过渡到平板显示器件的过程中,我国由于缺乏技术储备而导致落伍,在很短的时间里,国产品牌彩电的国内市场份额一度从80%以上跌到不足30%。这个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以英利集团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如何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在世界范围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摆在每一个光伏人面前的新课题。我们不禁要引起足够重视,更要联合起来,组成联合舰队,从市场层面,从技术层面,从政策层面,从法律层面,共同应对,让中国的光伏产品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中。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