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专利危机的“明天”
摘要: 阿拉丁每周“光”点已进行至第三十期,内容之精彩深受众多读者青睐。财政补贴推广招标项目终于有实质性的进展。中国LED照明专利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面对国外“列强”围攻何去何从?LED行业“看上去很美”,是因为“维C”吃多了?照明企业的“老牌照”是积淀还是负累?如何做到“老而弥坚”?本周 “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业界重大新闻点评。阿拉丁 “光”点为您解读。
阿拉丁每周“光”点已进行至第三十期,内容之精彩深受众多读者青睐。财政补贴推广招标项目终于有实质性的进展。中国LED照明专利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面对国外“列强”围攻何去何从?LED行业“看上去很美”,是因为“维C”吃多了?照明企业的“老牌照”是积淀还是负累?如何做到“老而弥坚”?本周 “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业界重大新闻点评。阿拉丁 “光”点为您解读。
阿拉丁“光”点:“专利战”袭来 研发、意识需待加强
中国LED照明专利的明天在哪里?
年初美国发起的“337调查”,当中十余家为中国企业。据某财经纸媒的报道,牵涉其中的金优田照明副总经理张铁勇在听闻第一反应是“吃惊”,同时表示:“此前从未听说过什么叫‘337’”!事实上,美国“337”这个不速之客并非来得莫名其妙。资料显示,过去十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发起的“337 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此前更有网络媒体判断:国内7成LED专利或无效。危言确实耸听,但却非空穴来风。此前就有业内专家不讳指出:“中国2.5万件 LED专利,有多少LED专利是原创目前还是一个问号。”如今国内LED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因市场规模已足够庞大,也意味着国际LED巨头可下手或可瞄准的对象越多。事实似乎已摆在眼前,国际专利之争如箭在弦。既没有回避的退路,往积极方向考虑,企业可以做的,也只能及早将“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LED照明专利诉讼战”提上议程。
如今,关于“抄袭门”的事件满天飞,从娱乐界到服务界,从建筑界到照明界。而在照明界里,这些事件领衔主演的却是中国企业居多,难怪国外媒体称中国是“山寨大国”,颇有讽刺意味。目前,很多照明企业都热衷于对国外照明专利技术的模仿,有些甚至在技术上进行“毫无价值”的改造,而在他们眼里却是 “创新”。但他们却能凭此“创新”频频捞金,越捞越多。
中国LED照明专利拥有权薄弱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如何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发展浪潮中站稳脚跟是接下来需要正视的问题。LED照明企业除须加大专利研发力度,提高专利申请和维权意识外,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触碰专利雷区,深陷国外企业联合筑起的“专利池”。从中国DVD企业“糊里糊涂掏腰包,不明不白给高价”,将偌大一个DVD产业搞得“落花流水春去也”的“专利池”之痛中,凸显出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处于盲目与被动状态,就难以把握谈判的艺术与技巧。前车之覆,后车切勿重蹈覆辙,同样备受全民关注的LED照明产业应预防出现类似DVD行业“专利池”的扭曲和异化,而应在国内全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专利池”,做好迎击专利战的准备。
阿拉丁“光”点:LED“看上去很美” 是因“维C”吃多了
LED行业“维C”吃多了 ?
LED照明行业“看上去很美,进来了很悲”,因为大家都过于依赖感性的推理,而忽视理性的认知。“到2015年只要有20%的通用照明使用 LED,将达到5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并带动百万人就业”——这消息的最早源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对消息解读所附加的种种幻想:“5000亿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就是50亿,千分之一就是5个亿,20%的利润每年赚一个亿没问题”!要命是这样推理表面上还合情合理,惟惜是大家被冲昏了的头脑下的臆想逻辑,与现实的差距,是寒天雪水、点滴心头苦自知。看似做着如火如荼的LED照明产业,只是仿佛龙卷风吹袭时的大扫荡,来的时候气势磅礴,散的时候却像放屁一样轻松,只可怜剩下满地的疮痍狼藉。产业做“乱”,也是构筑产业做“迷”的前因后果。笔者同意LED行业的发展潜力并非一种雾花镜月,当有日将发展的足迹重新走上“正轨”,LED照明产业发展的真正潜力就能、也才能够展露无遗。
LED照明行业看似一个发财的渠道,却忽略其“潜规则”。 风景独好,困境也不少。在LED产业先觉者的财富示范效应下,在国家和地方诸如“十城万盏”、“千里十万”等LED政策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各路资本蜂拥入局。很多用财政补贴改装LED路灯的地方发现,这种高级的“玩意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号称5万小时寿命的LED灯仅燃不到一个月就大半寿终正寝,即使能挺住几个月的好像也变成了泛着蓝光的“鬼火”。加上国家的财政补贴不是每天都有,“过得了初一但过不了十五”。
阿拉丁“光”点:因势利导不断求精 老牌企业注入新活力
深度解读:老牌照明企业如何绽放新活力?
一个企业历史的厚重感,将会为发展带来沉重的躯壳,还是为发展积淀稳固的基石,完全取决于企业在持续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进取态度。在一个行业的发展潮流中跟随大势而不断求变,适应着大环境的迁移,能恰合时宜地运用自己原有的优势去开拓新的领域,缔造自己全新的优势,方可一直屹立于不倒之地。百年柯达在数码技术崛起的狂潮下如何轰然崩塌,便是当中最具说服力的一例。就如同在照明行业,随着新光源的出现,做传统照明的霸主企业也在面临着在全新的领域寻求转型的抉择……锐意创新、不断求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让老牌企业在走过一定时期发展之后,依然能保持着年轻、活力的精粹。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这人才辈出,新牌子入侵的时代,老牌照明企业不禁要喊“生意难做”。其思想老化,市场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增多,老牌照明企业渐渐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市场饱和、竞争剧烈的条件下,老牌照明企业要如何寻找有利的市场机会呢?企业要提高自己的品牌意识,不断地进行创新。不创新,则灭亡。面对变化的环境,品牌创新是品牌生命中再次取舍、抉择的过程,它需要始终如一地围绕品牌的核心、内涵,有所为,有所不为。
阿拉丁“光”点:财补招标进行时 望能造福与民
110家企业参与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招标项目
“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终于走到了公开招标的地步,110家的企业来势汹涌,志在必得,这意味着政策的落实已经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实质进展。从参与投标的企业来看,不出笔者的意外,飞利浦、欧司朗、松下电器等国际知名品牌果然参与了投标。此次LED室内照明产品招标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有助于产业走出低谷。
事实上,向来国家出台的政策,企业必定纷纷响应,个中因素各位看客也心知肚明,暂可不论。从此次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招标现场来看,参加投标皆是业界耳熟能详的大型企业,竞争激烈下方显英雄本色,也期望此次财政补贴能够助力LED照明产品进入老百姓家庭,能够真正造福于民,而非再一次出现 “劳民伤财”的痛心局面。
阿拉丁“光”点:天价路灯见猫腻 亟待营造透明化环境
山西应县道路亮化现两万天价路灯
交通多发达,路灯就有多发达,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道路照明亮化工程自然是一项肥到流油的“高薪优差”。一个如此庞大的盈利空间,一旦向外公开招标采购,企业蠢蠢欲动,趋之若鹜的效应也就可以想象。然而这些工程项目的招标与实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到底要存有多少暗箱里玩着的猫腻,很多人都只是心照不宣。天能科技的“应县项目”被媒体记者穷追猛打,罗列证据,试图还原涉嫌招标舞弊、虚增销售收入的真相。就这一点上至少精神上是可贵的。层层错综复杂的利益链关系,大众对于弄虚作假的姑息纵容,都是带来一切腐败后果的根源。有良心的照明企业家、业内人士都盼望营造一个透明化、公平化的商业竞争环境。
再说,天价路灯并非个案。在山西应县这个少有耳闻的地方况且这样,更何况其他更为人关注的城市?天价路灯是否真的是天价的质量?我们接触到的资讯更多的是哪里哪里的路灯不亮,哪里哪里的路灯需要整治……天价路灯的质量要对得起“天价”才行。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