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灯博会看中国照明行业
摘要: 4天的灯博会眨眼就结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或高兴地满载而归,或余兴未尽地离去,或失望地空手而归。总之,各人感受不同。
灯博会的竞争时代来了
10月18日开幕当日,细心的人已发现参观人数不及去年。而且到10点还迟迟没有开幕。直到10点半人流才多了起来。这说明什么问题?竞争多了。
前几年,全国大型的灯饰展览会除广州光亚展外,就是古镇灯博展了。厂商没有多的选择。现在不同了,展会几乎是月月有,天天有。不仅广东有,上海、北京、武汉、南京、重庆也有了,香港、台湾也有了,法国、德国、迪拜、俄罗斯也都在办。展览会一多,就形成了买方市场,厂商就是大爷,好就去,不好就不去。
对企业来说,展览会多了是好事,可以获取额外订单,也可了解新技术、新产品。但对展会主办方来说就是灾难了。抢饭碗的多了嘛。
所以,展览会也要升级,要创新,一成不变就是死路一条。
本届灯博会有近千家企业参展,但本地企业占了50%,说明对外地企业吸引力还不够大,另外知名企业较少,人流量没有广州光亚展多。
家居照明热了
往几年LED家居照明几乎是在苦闷挣扎与徘徊中度过的。这是因为LED照明是从户外照明向商业照明慢慢过渡的,家居照明由于市场不成熟,启动一直很缓慢。
但本届灯博会透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大部分LED企业都开始关注家居照明,厨卫灯、卧室灯、镜前灯、台灯、壁灯都上了产品线,而且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大部分厂家产品都达到了每瓦110流明以上,寿命3万小时至5万小时,保用2年。
不过,就家居照明而言,目前最大的瓶颈仍是渠道,这是因为一二线市场优质资源仍被一线品牌牢牢掌握,三四级市场投入费用过大很多企业不具备投入条件,而家居照明的主要消费市场就是三四级市场,家居品牌想要增大销售份额只有帮助经销商开拓乡镇销售渠道。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减少制造成本,一方面要优化渠道降低运营成本,只有通过控制好成本,才能作出更大的让利。
LED农村市场前景好
去年以来,随着欧美市场的低迷,国内市场渐成为众多品牌企业转战的主战场之一。一向以“价格高、档次高”为特征的LED照明,随着其规模化、产业化的应用,价格也大幅度降低,进而使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成为了可能,在灯博会上可以看出,不少LED企业把农村市场看成未来主攻的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普遍使用的是白炽灯,其耗电是LED照明的8倍,也是荧光灯的2倍。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节能省电已成全球共识,加之LED照明不含金属汞、不易破碎、废弃物可以回收,已成为世界各国首选的新型绿色照明产品。
很多LED企业都认为,中国的LED农业照明市场在两年内会看到收益,从现在开始,广袤的农村将成为LED照明的一个最大市场。而要开发农村市场,LED产品价格高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农村的消费能力不高,要进攻农村市场一定要物美价廉,只有性价比好的产品才在农村更具有竞争力。
古镇要培养
几个LED巨鳄才行
从本届参展企业来看,中小企业占了 90%以上。这与广州光亚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广州光亚展专门有“品牌馆”,不是大企业是进不去的。古镇现有20000多家灯饰企业,年产值170亿元,而惠州的3家大型灯饰企业,一年产值合到一起就达70亿元。古镇的灯饰企业为什么做这么久还做不大?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据说台湾灯饰产业当年也是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后来政府发起行业整合,许多小企业被并购了,从而形成了很强的产业竞争力。也许这个经验值得借鉴。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