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白炽灯渐退出舞台 绿色照明路远且长

2012-10-11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千家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 从今年10月1日起,白炽灯按照功率大小分批退市,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首先被禁止进口和销售。“双节”期间,笔者在省会市场上发现,仍然有少量的100瓦白炽灯在销售,但节能灯、LED灯等已渐成主流。

[NT:PAGE]  根据国家五部委去年印发的《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从今年10月1日起,白炽灯按照功率大小分批退市,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首先被禁止进口和销售。“双节”期间,笔者在省会市场上发现,仍然有少量的100瓦白炽灯在销售,但节能灯、LED灯等已渐成主流。

  目前,随着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在我国越来越深入人心,加上照明行业对LED产品开发和推广的加强,LED照明产品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广泛。LED照明灯具产品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具有节能、绿色、环保的突出优势,可以说是当今最为可贵的绿色照明能源.从耗电量上来讲,在同等亮度下,LED灯耗电仅为白炽灯的1/10;从寿命上来讲,LED灯寿命可以达到白炽灯的30倍,并且,LED灯绿色环保,绝不含有汞、铅等有害物质。但中国的特殊“国情”,市场现状与人们意识问题等,让淘汰白炽灯的计划与外国相比要来得更加困难。难却非此路不通,有目标且在不断的尝试已是一个行业的好兆头,只是这“国情”注定这绿色照明普及之路遥远艰巨又漫长。

  虽然很费电但销售价格很便宜

  人们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不高

  事实上,国外白炽灯淘汰政策推广相比国内要容易得多,这点不仅表现在时间上,还有意识形态的差距。东林电子副总经理黄树华曾说到,“西方力度要大,首先体现在综合素质和思想观念上,西方的节能减排意识高,国家出台减排政策,响应程度高,所以禁止白炽灯政策比较容易执行和推广。”

  而我国普通老百姓的节能环保意识普遍不强,长期思想的局限性,导致大家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上百元的LED灯与几元钱的白炽灯,犹如天渊之别。笔者在采访中,大部分被采访者都表示,价格差不多的话,还是会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但是如果因为淘汰白炽灯而使生活成本提高的话,就不大愿意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看法代表了为数不少的消费者心声。

  另外,当下大力推广的节能灯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平均每支节能灯含有0.5毫克汞,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然而,在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灯下乡的同时,相应的废弃节能灯回收机制仍是一个空白,部分消费者甚至不知节能灯可回收,回收机制的建立显得刻不容缓。[NT:PAGE]

  节能环保意识根本没有深入民心,使得高效节能灯具的推广显得加倍的艰难。要想真正有一天淘汰掉白炽灯,推广节能灯、LED等,首先还是要培育节能理念,从人们的认识形态上着手,逐步进行市场“教育”,进行意识渗透。另外,我国素以农业立国,相对于一二线城市,农村室内照明市场更为广阔,但同时他们也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更低,更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加倍导引。

  “质量门”频发 市场混乱不堪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LED灯具市场杂乱无章,30元以下的产品基本不可靠,这也正是阻碍LED灯具普及的重要原因。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公布了对LED照明产品的抽检结果。广东省本次抽查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等7个地市21家企业生产的自镇流LED灯产品,共23批次,检验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不足30%。在不合格产品的品牌中,中山市普利亚照明灯饰有限公司生产的普利亚、东莞安尚崇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箭牌、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比亚迪照明等品牌LED灯均登黑榜。记者了解到,目前LED市场企业多而散,品牌可能多达上千个,但真正值得信任的品牌并不多,业内专家称:“30元以下的产品质量很难有保证。”

  “现在国内行业,尤其是LED照明领域,基本处在一个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吴长江在今年临近三月的时候这样谈论LED目前产业的现状。[NT:PAGE]

  传统企业涉足LED,主要是因为LED作为新兴产业,其毛利率比传统行业高。LED企业正成为众多产业巨头和风投机构争相收购的“香饽饽”.LED照明市场就如同一个做大的蛋糕,引来了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分上一杯羹。然而,当中不少的只是想着浑水摸鱼,也有的是纯粹盲目跟风逐流,只求短线牟利,不求进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照明市场,LED上中游技术环节薄弱成为了一块硬伤。众多国内厂商缺乏核心技术,在创新研发上投入非常小,导致LED的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没有技术,就没有出路,光以一股傻劲投入狂热的不负责任的大生产运动,导致产能过剩、质量参差等等负面影响不断。试问如此的产品大量充斥市场,普通消费者谈何信任,绿色照明要推广起来更是举足维艰。

  绿色照明产品价格过高

  北京市照明学会副秘书长王晓英认为:“像LED灯这样的高效照明灯若没有达到市场化的程度,那么想要普通老百姓自觉地配合这一计划则是很困难的,因为老百姓要考虑到生活成本问题。”

  据笔者在走访超市了解到,目前LED灯具销售所占灯具销售比例都非常小,有的甚至未见有LED灯上架,主因就在价格上面。目前,质量可靠、使命寿命长的LED灯成本为1.5~2美元/瓦。LED灯的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芯片,占总成本的30%左右;二是驱动,占总成本的60%左右,三是灯具、灯壳,占总成本的10%左右。芯片已经开始降价,目前芯片价格相比去年同期降了30%,相当于LED灯成本降了9%.即一只几十上百元的LED灯降了几元钱,还是很难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商场工作人员对笔者介绍,LED灯不好卖,有时几周都卖不出去一只。

  与白炽灯相比,新光源中不论是节能灯还是LED,价格上的优势都“望尘莫及”.中国内地作为一个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占比例极大,平均消费水平低,生活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都乐于找寻自己内心的那个自以为的“性价比”,对于前期购买投入过大的新光源照明灯具,难免要产生抵触的情绪。据了解,目前LED灯厂家赚钱的是做出口的,做内销则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可以见到,相对国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对昂贵的LED接受能力相对较强,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从这方面考虑,也是他们推广起来则会相对更为容易的原因之一。

  需政府大力扶持 国家统一标准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LED在中国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但仍然缺乏被业界认可的国家标准。当前,国内节能灯市场很不规范,运行秩序也非常混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灯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费电节能灯”。为了能享受到政府的节能补贴政策,个别企业为了中标而降低价格,同时也降低了品质。如果不加强行业管理,还会有更多的产品滥竽充数。

  除了市场不规范、管理混乱的因素外,国内相关部门对节能产品生产和使用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虽然不少地方采取了一些利用公共财政或节能专项资金鼓励推广节能灯的资金补贴措施,但还缺少具体的鼓励高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

  王晓英副秘书长同时表示,与传统白炽灯相较,节能灯价格高出不少,目前鼓励高效照明的财政补贴政策却过于单一。一些参与节能灯推广的地方政府官员也认为,单靠国家补贴不足以完成几年内淘汰白炽灯的目标,地方财政存在较大压力。要使淘汰白炽灯不致沦为空喊的口号,需要找寻安全合格的高效照明灯来替代,然而目前中国高效照明灯质量监督机制却很不健全。有业内人士提出,中国淘汰白炽灯相对缓慢,LED照明产业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并形成统一规范的LED标准,鼓励加大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才能使LED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逐渐迎来绿色照明时代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