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山古镇85亿建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 实现第三次产业升级

2012-10-11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 据记者了解,项目启动已万事俱备,今年内可以动工。按照古镇的规划,至2018年,以“灯王”打头阵的城市综合体的崛起,将极大程度提升古镇城市面貌以及产业发展硬件水平。

  产业链迫切需要向高级化升级的“灯都”古镇,近两年规划依靠城市升级战略突破现有发展模式,升级战略的核心项目“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预计总投资85亿元,由古镇与中国光大集团合作推动,首期项目便是中山人议论多年的“灯王”项目。据记者了解,项目启动已万事俱备,今年内可以动工。按照古镇的规划,至2018年,以“灯王”打头阵的城市综合体的崛起,将极大程度提升古镇城市面貌以及产业发展硬件水平。

  “灯王”土地敲定,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项目启动

  市国土资源局4月底挂牌出让古镇灯王建设用地,209亩商业地起拍价约5.2亿元,要求用于建设高度不少于300米的灯王,配套不少于1万平方米的灯饰博物馆,且须在今年底前动工,2015年内完工。业内当时认为,该地块将定向出让给负责灯王建设的古镇灯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规划多年的古镇标志性建筑灯王项目进入购地阶段。

  灯王是多年前古镇规划的地标性建筑,最初的设计是一盏煤油灯造型。但是一拖数年,灯王迟迟未能开建,年年被外界问及,古镇政府都表示在规划中。随着产业发展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古镇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对灯王规划大幅修改以及增加内容,不再是单一建地标性建筑物,而是扩大为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产业升级核心平台“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

  对于有媒体质疑灯王迟迟未建,古镇镇长杨荣建这样解释,当初灯王设计为煤油灯造型,后来发现从建筑工艺上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且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作用并不明显,“这么多年我们都等了,不急于再多等一两年,大型规划项目的启动如果准备不充分,政府轻易上马,只会在未来落下更大的笑话。”

  杨荣建介绍,灯王项目仅是古镇正在规划的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的首期工程,而整个项目将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估算约85亿元,建设周期为2012年-2018年,时间跨度达7年。根据规划,项目占地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为灯王商贸区、二期为总部办公区、三期为综合商住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灯王标志性建筑、全球灯饰照明品牌展贸城、总部基地、研发设计园、产业服务大厦、高级人才公寓、产业主题酒店等;其中灯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高度为300米,内部将建设灯饰博物馆、观光平台和餐厅、城市会客厅、产业主题酒店、产业服务中心、商务生活配套中心等。

  古一村有关人士对记者说,灯王是绝对要建设的,而且是当务之急。“灯王建设已说了十多年,镇现届班子任期内如不完成灯王建设,以后就没机会了。灯王再不搞,不但使古镇人失去信心,而且古镇在灯饰行业的江湖地位将会被抢走。灯王就是古镇的‘定海神针’,它对古镇来说,不但是经济层面的,而且是精神层面的。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方案,方式如何,先把灯王建起来才是王道。”

  古镇人对灯王期待已久,它的建造似乎被赋予了灯都将迎向全新未来的深刻意义。

  “城市综合体”计划2017年上市,助古镇实现第三次产业升级据记者了解,灯饰产业在中山早前并无深远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中山西北面的古镇,以一根电线、一条弯管、一个灯泡和灯座构成的简易台灯,以夫妻店、兄弟店形式简单组装和仿造,开始了古镇灯饰产业艰难的创业史。2002年,古镇以荣获“中国灯饰之都”为标志、以室内装饰灯具产业集聚为特征,完成了企业上下游分工协作、产业配套纵向拓展的“第一次产业升级”。2007年,古镇以创建“国家火炬计划照明产业基地”为标志、以装饰灯具与照明灯具比翼齐飞为特征,开始了产业做强做大、关联产品横向发展的“第二次产业升级”。

  通过两次产业升级,古镇已是国内最大的灯饰灯具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产业逐步扩展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了颇具辐射力的产业集群,产品涵盖室内装饰灯具、酒店工程灯具、户外景观照明、家居节能照明等12大类20小类,并进一步拓展LED技术应用领域及太阳能光伏照明产业,正努力通过集成这些引领未来的照明技术,促进传统灯饰与现代照明协调发展,实现从传统灯饰到现代照明器材的“第三次产业升级”。[NT:PAGE]

  在古镇被授予“灯都”的这十年间,这个不足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万、外来人口7万多人的小镇,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1年,古镇灯饰总产值从41.3亿元增长至约180亿元,翻了数倍。

  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这样评价古镇——从产业规模的角度来看,古镇的崛起带动了周边十多个灯饰专业镇,半径50公里范围内的灯饰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400亿元。这显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灯饰制造和销售集散地。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是中山十多个特色产业集群的代表。不过即使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它仍然没有打破产业链低端的瓶颈。古镇自己拿脉问症分析认为,古镇的灯饰照明产业目前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缺乏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品牌建设落后,没有形成强大品牌;营销模式落后,基本上还停留在最原始的街铺式坐商,缺乏现代化的全球性品牌展贸式营销平台;软硬件建设落后,缺乏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和人才聚集的软硬件平台。古镇所面临的局面还包括——因为古镇地价、人力成本的日益高企和土地资源的缺乏,一些企业正在转移到周边镇甚至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同时周边东莞、惠州、佛山等中高端照明灯饰企业也正在追赶。

  有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认为,古镇目前严格来说,是一个以生产加工为主导优势的产业基地,而非一个聚集行业资源、有着行业话语权、形成技工贸一体化、以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及企业总部办公为主的产业中心,因此,古镇要想实现“第三次产业升级”,必须要从产业基地向产业中心升级。

  如何实现再一次的发展突破?古镇的想法是通过城市升级推动产业升级,联合中国光大集团以及民间资本筹资85亿元打造以“灯王”为中心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

  “城市综合体”目前在国内各地大行其道,仿佛一夜间,它不仅是一线城市的“宠儿”,更成为二三线城市备受期待的优质投资项目。古镇之所以也要赶上这个“时髦”,镇长杨荣建这样说,古镇获得“中国灯饰之都”的称号已经10年了,以古镇灯饰为代表的“中山灯饰”产业2008年被纳入国家战略,但是要打造极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现在古镇的城市软硬件配套是远远不够用的。

  他说,“古镇要向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升级,目前进驻古镇的国际品牌却太少,国际品牌要来古镇设总部、设销售中心,没有一个像样的平台可以承接,它们如何能够进得来?不要说国际品牌,已经有一些内资大项目因为没有合适的高端平台而无法投资古镇。”

  据记者了解,自上个世纪法国拉德芳斯建立起第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以来,这种业态在世界各地均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洛克菲勒中心、日本六本木、北京华贸中心等城市综合体成为体现城市繁华的标志区域,并被视为一张耀眼的城市名片。

  古镇的灯王和城市综合体邀请到全球业界排名前三的设计公司规划设计,名为“宇宙之光”的灯王计划2015年建成,而城市综合体项目“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计划于2017年上市。古镇极力推动的这新一轮升级战略能否再创辉煌,备受各界期待,它在探索的也正是中山众多传统产业集群迫切求解的“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如何实现双赢”的重要命题。[NT:PAGE]

  联合央企设立产业基金,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据古镇政府有关人士介绍,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项目由古镇政府、中国光大集团光大古镇全球灯饰照明产业基金共同投资兴建,目前已被列入广东央企战略合作项目、广东省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并成为广东省省市共建产业升级示范基地。该项目是古镇近年来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考虑到建设后的运营维护费用等,镇区政府主导引进央企光大集团以及民间资本合作,多渠道筹备资金。目前,光大古镇全球灯饰照明产业基金已吸引到首批共20家古镇企业和个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基金在5月28日完成了第一阶段筹融资。

  近日,古镇曹二村等部分村以村民投票的方式敲定了参与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项目的投资。古一村原村长苏权进说,前段时间,灯都公司到各村招股,对招股方案,大部分有远见的企业老板还是赞成的,“本人于公于私,都愿意入股”。

  古镇党委书记余锡盆在产业基金与企业签合作协议时曾表示,产业升级光靠政府是不行的,需要全体古镇人和在古镇的企业家、创业者们一起发力,而这样好的平台将带来的财富,政府也希望与更多企业和居民一起分享。

  “利益向下”一直是古镇党委政府多年来发展镇域经济的核心思路。30多年前,古镇村年均收入1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200元。30年后的今天,古镇村年均收入5000多万元,股民人均年收入10000多元。90年代初,镇党委政府把土地资源作为最大的集体资产来经营,坚持镇村“一盘棋、审批一支笔”,将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整体规划、镇村互动发展。在镇承诺征地镇村6:4分成并由镇办理全部征地土地证的情况下,开始征用集体土地。由于这项措施实施得较早,古镇争取到较多合法开发土地,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拥有很大的空间。按村计算,2011年,古镇12个村在完成超250万平方米的集体物业建设后,仍有相当部分的储备土地。

  在全球灯饰照明中心这个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上,古镇依然采用“利益向下”、“利益共享”的方式,向各村公开招股,并选择了20家诚实守信、实力雄厚、管理出众、技术领先、形象良好的企业作为首批企业投资伙伴。

  杨荣建是今年刚上任的镇长,任期内完成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的建设,对他和本届党政班子来说责任重大,他自然是全心全力倾注其中。他说,随着土地、资金的逐一落实,灯王很快就会从纸面上落到实地上,再等个三四年,古镇人想建灯王这个十多年的夙愿就会实现了,古镇灯饰照明产业也将翻开全新的篇章。[NT:PAGE]

  「记者手记」

  85亿能否造一个全球产业中心?

  灯王的土地搞定了,眼看着它就要拔地而起,这个古镇人梦想了十多年的愿望不久的未来就要实现了。与之前仅仅为显示行业龙头独特风格的煤油灯造型不同的是,如今的规划从纸面上来看更具国际风范,也更顺应当前城市综合体带动城市升级的风潮。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城市综合体能否更“接地气”?

  国内外一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已是相对运作成熟的模式,这几年在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的速度可谓疯狂,但对中小城市来说,这种模式还在摸索中,受人流、需求等限制,肯定不能完全照搬大城市模式。尤其是像古镇这样的工业镇区,空间有限、配套有限,如何能够让城市综合体这种模式更“接地气”,恐怕体现“国际范”并不是最重要的,反而“特色化”更重要。城市综合体成功的例子多不胜举,而失败的例子同样多不胜举。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85亿是否就能造一个全球产业中心?

  有一句流行语说,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话虽俗,但放对了地方,便是道理深刻。如果用几十上百亿就能够建起一个全球性的产业中心,那应该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吧。古镇要建的城市综合体冠名为“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其实这个称号更应该成为未来国内外市场对古镇的评价,而不仅仅是一片建筑物。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不仅要有“国际范”的城市综合体平台,在这个平台之外,古镇的其他软硬件配套也要跟上。另外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要跟上,要有配得上全球产业中心的人文思想和人力资源,这些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规范、需要沉淀。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