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中上游企业突击下游出海口,是否明智?
摘要: “现在绝大部分L E D上游和中游企业,以及LED显示屏企业,都将发展LED照明市场作为公司的转型方向。”瑞丰光电和联建光电(300269.SZ)的高层表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会提升公司收入规模,但长期来看,也容易导致LED企业偏离自身原有的主业,存在被下游LED应用市场客户边缘的风险。
产业转型
不过,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案例毕竟不是大多数LED企业可以效仿的。因为,目前国内LED企业收入规模有限,无法像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一样,可以动辄十几亿元的预算立项投资,来换取政府的补贴和订单。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可能只有转型,前景更为广阔的LED照明市场无疑是现实中最佳的选择。
去年12月鸿利光电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新设全资子公司广州市莱帝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市花都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投资建设LED产品应用与开发生产基地。
“封装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发展下游应用产品。”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说。
鸿利光电2011年财报显示,2011年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净利润7303万元,同比增加16.11%。其中, LED应用产品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33.42%,占鸿利光电总收入比重达24%,LED室内照明和汽车照明应用产品收入增长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更关键的是, LED应用产品毛利率高达33.91%,甚至高过鸿利光电整体毛利率33.6%的水平。
无独有偶
以洲明科技为代表的LED显示屏企业也开始发力LED应用照明市场,2011年洲明科技L E D照明产品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长67.71%,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也从6.67%,上升至10.52%。此外,L E 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达35.83%,远远高过其LED显示屏23.8%的水平。
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正积极布局LE D 照明市场,在全球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设了示范性项目,以此扩大品牌知名度,为公司将来迅速占领LED 照明市场铺平道路。
基于此,洲明科技在2月公告称,拟以全资子公司惠州市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投资3.6亿元在广东省惠州大亚湾西区樟浦地段建设LED照明应用产品生产基地。
“LED应用照明成为LED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也成为大家摆脱业绩下滑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龚伟斌认为,无论上游中游LED企业拓展LED下游市场,还是LED显示屏厂家转战LED照明市场,所带来的业绩增长很可能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一方面,LED照明市场是一个渠道为王的市场,并非LED企业所擅长的市场。另一方面,下游其它LED照明客户也会质疑上游LED企业的业务定位,存在逐步下游客户边缘化的风险。
“比如,照此态势发展下去,鸿利光电将成为一家照明公司,瑞丰光电还是专业的LED封装,与他们的区别将越来越明显。”龚伟斌说。
同样基于此,1 月,瑞丰光电与国内照明巨头雷士照明(02222.HK)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从事高功率照明用LED封装技术研发、LED封装产品制造、销售。
龚伟斌透露,该合资公司所生产的LED器件将主要供应给雷士照明。
市场风险
不过,市场竞争风险也逐步显现。
雷士照明2011年报显示,2011年L E D照明产品毛利达307万美元,同比2010年的191万美元,增长了61%。而雷士照明L E 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4.9%,相比2010年的23.2%,整整下降了8.3个百分点,也低于雷士照明的传统照明产品毛利率水平。
按照上述数字估算,雷士照明的LED照明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幅度应该超过100%。
雷士照明在财报中表示,为打开LED照明市场,公司有意降低了LE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以抢占市场。多位L E D照明厂家高层对《新产业》透露,目前雷士照明已在LED照明市场挑起价格战。
主要LED上市公司2011年业绩比较
很难想像,在照明市场打拼多年的雷士照明在LED照明市场打起低价牌,对于刚刚转型LED照明市场的LED企业来说,将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
毕竟,鸿利光电和洲明科技的LE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还锁定在33%以上。
此外,从国内LED企业一季度财报来看,由于欧洲经济危机,LED应用产品海外出口备受打击,直接影响了国内LED企业的业绩表现。
国星光电、洲明科技、鸿利光电今年一季度均出现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瑞丰光电和德豪润达也出现收入增长,而净利润下滑的状况。
由此来看,LED企业自己拓展或转型下游LED照明市场,是否真的对业绩有长期的拉动效应,目前仍然是一个问号。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