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业者:利润困扰下,找到新市场才能活得轻松
摘要: 行业大战在即,国内LED芯片企业该如何应对?业内指出的今年会有半数以上的LED芯片企业倒闭是否危言耸听?LED芯片技术又将朝哪些方向发展?日前,新世纪光电特对亚威朗光电(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闫春辉博士进行专访。
产业把脉
LED产业链上、中下游联接更为紧密
新世纪LED网记者:闫博士,对于上月在广州举行的广州国际照明展暨亚洲LED展,以及展会同期举行的2012亚洲LED高峰论坛,您感受最深的是?
闫博士:透过广州国际照明展暨亚洲LED展,我们可以看到,LED行业发展比较积极的市场信号。从我们芯片企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室内照明还是室外照明,我们都能感觉到,市场已经开始打开,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大家对国产芯片的接受与认可度开始提升。因而,国产芯片企业自身更要争气,不论是从成本优势、基本性能包括光效、可靠性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市场应用,都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另外,我们大家都需要有一个共识,就是LED作为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我们都要以尊重科技、尊重技术的态度专注而持久地发展LED。技术难度门槛比较高的领域,同时也意味着利润空间非常好,在今天LED产业,大家都被利润所困扰的时候,谁能找到一块新的市场,当然会活得更轻松一点。
新世纪LED网记者:透过此次展会,您觉得,当前LED芯片产品主要有什么样的变化?
闫博士:在LED芯片方面,比较明显的变化是LED芯片厂除了一贯追求单颗晶粒的亮度和光效外,还着眼于降低成本,并在与整灯如球泡灯、日光灯管、路灯等的结合上更为紧密,也就是说针对市场需求而进行的芯片设计会越来越占据主流地位。
比如,很多客户在采用我们亚威朗的芯片后向我们反馈,原来亚威朗的LED芯片高光效外,还有超低电压芯片,而且这种超低电压不是通过电路来实现,这是芯片本身的设计,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技术优势。但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LED灯具厂家才能逐渐体会到这些芯片在灯具制造上的巨大的价值——这种芯片能够给LED灯具带来的新的竞争力。
过去,这种上下游间的互动做得不够,大家一方面对国产芯片相对悲观,另一方面又没有花太多的力量来提升国产芯片的竞争力,政府的支持在改善LED芯片研发和提升技术能力上收效甚微,产业之间的互动很少,尤其是下游应用企业也没有去对LED芯片企业给予太多的引导。未来,在这些方面,从LED外延芯片、封装到灯具整个产业链间的互动会越来越密切。也就是说,国内LED产业链从上游外延芯片到下游应用,通过各种活动,这种交流互动了解整合会更加频密。
行业竞争
企业间竞争是产品性价比的竞争
新世纪LED网记者:那么,国产芯片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闫博士:最大的优势在应用市场,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照明市场,因而国内芯片企业能够真实地了解到国内市场的需求,依据国内的消费观念来设计自身的产品。在中国,LED产业发展的区域,芯片产品在相对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都是用市场的,既有用于高端市场的高价产品,又有低价产品,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实现本地化服务。而国外LED巨头进入国内市场,难免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还有跨区域进行市场开拓、服务等方面的成本。
新世纪LED网记者:国内LED芯片企业该如何打造自身的竞争力?
闫博士:企业间的竞争在产品层面上,永远是性价比的竞争。你的产品性能有优势,价格有优势,别人喜欢用。综合来看,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产品,都要想到为客户来提高价值、提升竞争力,这样客户才会选择使用你的产品。性能和价值怎么产生优势?在LED芯片的层面上,性能是需要技术支撑的。比如,一家企业的芯片光效是120Lm/W,而你的芯片光效为110 Lm/W,你怎么去跟它竞争。同样的产品性能下,企业间竞争会体现在成本竞争上,在降低成本上可能大家有一些资源优势,这个相对来说,难度小一些,但是并不等于说没有难度,这个成本不是单独的原材料而已,也是一个综合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成本的降低,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比如,我们在大电流密度下,提升LED芯片效能后,成本也相应降低了。
新世纪LED网记者:中国LED芯片企业可能也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也就是会不得不面对即将开始的专利战。
闫博士:专利战,其实不用那么担心,专利我们落后,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是这里有很多应对的方式,国外的企业也不敢轻易地去挑起这个战争,因为这个战火对有些企业来说最后有可能是惹火烧身。在中国市场上,LED的战争会有另外一个特点。所以说,对于专利战可以谨慎乐观来看,不是说因为国外大厂有规模,先进入LED了,就可以把中国的这些后来者压制住,虽然落后会比较被动,但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积极打造自身的竞争力、真正实现后发优势。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