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LED大讲堂?南海新光源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摘要: LED大讲堂第三期与以往不同,以论坛形式举办,形式灵活、内容充实。LED大讲堂品牌活动将始终定位在为佛山打造半导体照明智库并提供佛山市半导体照明行业交流的平台,立足打造成LED界的盛会。
5月28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携手佛山市南海区电光源灯饰照明行业协会在佛山南海区保利洲际酒店举办“LED大讲堂•南海新光源产业发展论坛”。
本次“LED大讲堂”系列活动是华南分中心在佛山举办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培训系列活动第三期。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照明试验室主任李自力、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院长王钢、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卢明、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垚浩、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李程博士、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固态照明产品部Tony Cher总监、旭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董宗雷经理、佛山市金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钟国华总经理等行业专家主讲有关课题。演讲嘉宾将对国内外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广东省标杆体系解析、南海半导体照明产业现状等产业政策进行解析,同时专家还为大家讲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知识如高显色指数LED光源模组技术开发、LED照明及智能控制、LED陶瓷封装、LED模块化光引擎以及新型LED芯片结构及优势等。
王钢指出,在LED照明产品中,模组化产品将比明管产品更多更好,而分立器件并不被看好。他认为,高显色指数的集成面光源是高档室内照明的最佳解决方案。李自力指出,LED照明产品缺少的是灯具性能标准,LED光源和照明的特殊性要求及时规范其性能标准;但是难处在于LED灯具与传统灯具在某些方面的优劣还有争议,例如透雾性,一些新概念的引进使得标准的确定更加困难,例如道路照明的中间视觉概念。他还说,LED灯具向模块化还是整体化发展还不好确定,模块化可更换,有利于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但技术不成熟,缺乏主流技术,标准不易确定;而整体化灯具的寿命可靠性问题已经解决,这样成本反而降低了。董宗雷谈到了旭瑞垂直结构芯片的优势,主要在于散热最快、亮度最大,正向电压最低,色温稳定,寿命较长。李程介绍,导热陶瓷因小尺寸大功率LED的发展而受到重视,越来越多LED照明产品采用陶瓷材料作为散热基板,国内部分企业均已经开始研发这种产品,陶瓷大功率LED将成为高端主流产品。
在讨论阶段,各位专家和听众围绕检测标准、人才培养、合同能源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关于检测标准,大家认为,现有检测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延伸和细化,而有些标准则需要改进,王钢提醒大家关注扎嘎联盟的标准建设情况;李自力强调了推广LED照明产品标杆指数的重要性。关于人才培养,王垚浩指出了LED行业背后的根本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缺乏大量成熟的专业人才影响了LED照明的发展;钟国华表示要与学校一起培养专业人才;行业协会表示要组织当地政府官员表示,政府会为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关于合同能源管理,专家认为其方向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有待完善;有参与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代表肯定了其经济效益,同时希望政府给予更大支持;当地政府官员表示,会认真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在完善制度后继续大力推广。
“LED大讲堂”系列活动每两个月举办一期,已成功举办两期。第一期是于2011年1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俞安琪、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刘木清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所长王海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员钱可元等国内权威LED专家担任了第一期的培训讲师,针对LED照明应用领域的重点课题展开培训,吸引了近150名半导体照明企业高管、设计及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会上反响热烈,获得了各方好评。2011年3月27日至28日“LED大讲堂”二期培训与广东省新光源产期基地庆典活动同期举行,邀请了来自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罗长春、广东省东莞市国家半导体光源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李本亮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育部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郭伟玲教授等国内权威LED专家,将焦点集中在LED技术难点上,开拓应对难题的思路和方法。LED大讲堂第三期与以往不同,以论坛形式举办,形式灵活、内容充实。LED大讲堂品牌活动将始终定位在为佛山打造半导体照明智库并提供佛山市半导体照明行业交流的平台,立足打造成LED界的盛会。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