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老板痛批LED无序竞争
摘要: 前日,返回深圳近一个月的毛国钧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指出,基本面不错的钧多立只是一些“细节”上没有处置得当,事件看似“突发和偶然”,但背后有其必然性。
重组仍面临巨大风险
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鲍恩忠向本报记者介绍,在钧多立的各项债务中,担保公司有5000多万元,供应商有2000多万元,合作伙伴有1000多万元,加起来将近1亿元,而公司资产仅5000多万,折现的话不到3000万元,已资不抵债,重组是钧多立的唯一出路。
但在重组的过程中,毛国钧与债权人的分歧不小。“实业家与投资者没有共同语言”,毛国钧直接指出,“我希望是抓住LED旺季的机会尽快复工,分秒必争”。
债权人方面则提出了重组是以审计钧多立为前提,详细调查此前的资金去向。在毛国钧看来,虽然债权人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这种“按部就班的程序”将会导致钧多立失去最好的重组时机。
钧多立现有的资产中,房产最值钱,有2000多万元,设备虽然评估价格较高,“但如果拿去市场上处理也就值几百万,钧多立要是真的重组不成功,债权人能变现20%的债权就不错了”,鲍恩忠说,从11月4日起,债权人委员会的有效期为3个月,这段时间将决定钧多立的生死。
钧多立的重组面临巨大风险,但毛国钧的信心似乎已恢复。在采访中,他以史玉柱的经历自勉要实现“东山再起,“这一个月来,我被七八个大汉围过,被各种传言攻击,上亿身家到现在也变成口袋剩下不到1万元,痛定思痛,我应该站出来面对,把责任担起来”。
重组方案(讨论稿)
成立一个壳公司,将毛国钧和其子名下的股份转移到该公司,钧多立原债权人按照债权比例共同持股。同时,如毛国钧同意,毛可继续担任重组后的公司的“首席CEO”,但执行CEO和财务总监则由促进会联合债主输出。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