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专利重压下 中国LED的发展之道

2011-08-02 作者:陈炳欣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虽然自“337”调查以来,中国LED领域的专利纠纷并不多,但中国企业面临的专利风险,并非减少,而是处于酝酿之中。部分企业对于此种形势已开始警觉,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如何制订适当的专利战略将事关中国LED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利之战刚刚开始

  目前LED产业的核心专利基本都被外国几大公司控制。这些公司利用各自的核心专利,采取横向(同时进入多个国家)和纵向(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后续申请)扩展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布置了严密的专利网。国际几家LED大厂充分利用与LED相关的知识产权,达到打击对手,维持自身市场地位的目的。发达国家正在利用专利武器,抢占我国市场,对我国企业形成“外围内堵”的趋势与压力。著名的“337调查”事件就给中国大陆的LED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专利问题并没有真正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专利状况与专利法规仍不熟悉,一些新投资项目也没有对IP进行足够的尽职调查,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采访中不乏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ED企业是Nichia、Cree、Osram等大公司专利诉讼的重点,大陆企业涉及专利诉讼的还不多。但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毛金生主任对此分析认为,中国大陆 LED行业遭遇“337调查”只是一个开始,海外企业采取的很可能是“肥猪策略”。随着时间的发展,台湾和韩国的企业通过专利授权与转让,其专利纠纷会逐渐减少,而中国大陆企业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极有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今后中国大陆LED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飞利浦Lumileds前CTO、黄光LED发明人George Craford也表示,目前中国LED企业在发展自己LED芯片产品和应用产品时,有可能侵犯到国际LED企业的专利,中国LED企业或将面临专利诉讼。从操作上看,国际LED厂家一般不会事先警告,而是会不断收集对方公司的侵权证据,待时机成熟后,直接采取专利诉讼等行动。由于国内LED企业绝大部分发明专利都不是原创,都是在国际LED巨头原创专利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与国际LED巨头打起专利官司,往往处于劣势。因此专利问题将严重制约中国大陆LED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实行有效的应对策略,是中国大陆LED产业需要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探索被动专利形势的成因

  造成当前中国LED产业专利战略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咨询部的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半导体照明在研发投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国家从“十五”开始至“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不断增加对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发投入,但与欧美日本以及国际企业巨头的投入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其次,国际半导体照明大公司间的专利战经历纠纷阶段后形成了策略联盟,大公司之间相继达成一系列交叉许可协议。通过合建公司等,强强联合,占据并维持市场份额。我国企业规模小,企业之间还存在低水平竞争,各自为战的状况,尚未形成合力。面对专利纠纷时,企业的自我组织能力不强,无法形成有效的专利联盟,很难应对国外大公司的诉讼。

  此外,我国LED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也是造成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美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的LED相关专利的主要申请人是企业。而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统计,大陆地区半导体照明技术核心的发明专利却大量来自大专院校等科研单位。科研院所在市场敏感度与技术转化能力上不如企业有优势。一般研发都很少经过中试,并且很多院所由于经费中断而缺少对专利的维持与后续开发。虽然研究院所的专利技术有些已经在企业进行了成果转化,但总体来看,科研院所持有专利技术所有权的比例过高,不利于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