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工研院电光所周佩廷: LED照明标准制定的挑战
摘要: 2011年6月10日,“亚洲LED照明高峰论坛 -- LED专利、标准与检测"专题分会在广州琶洲展馆B区8号会议厅北厅举行。来自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与光电研究所的周佩廷副理事发表了主题为《LED照明标准制定的挑战》的报告。
2011年6月10日,“亚洲LED照明高峰论坛 -- LED专利、标准与检测”专题分会在广州琶洲展馆B区8号会议厅北厅举行。来自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与光电研究所的周佩廷副理事发表了主题为《LED照明标准制定的挑战》的报告。
首先,周佩廷先生从爱迪生1880年发明白炽灯泡并申请了”爱迪生灯泡接头专利“的故事开始,讲述了传统照明标准是如何制定的,提出以传统照明标准的制定为鉴,来探讨LED照明标准的制定,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欧美日等国关于接头标准、LED灯管安全性标准等标准制定的最新情况。
周佩廷先生把演讲的第二部分成为“沟通的困扰”,他一开始便提问说:近几年的热词“LED光引擎”到底指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统一的意见和答案,那接下来的标准制定和测量就很难开展。随后他介绍了CIE对于LED module、LED light engine、LED luminaries的定义,并强调沟通和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最后,周佩廷先生重点阐述了标准制定、标准测量面临的挑战。从最初的CIE127标准的程序和不足之处开始,介绍了散热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目前CIE正在研究的做法(即采取主动控温的方式,在不同的界面温度下采用不同的标准)和遇到的困难。在谈到LED寿命预估时,他说道,目前研究发现LED寿命测量在发热6000小时和发热10000小时之后会有不同的数据曲线,因此目前有专家提出LED寿命测量应在10000小时,由于测量时间的长短对产品投放市场时间的影响巨大,这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
周佩廷先生总结说,新的标准不一定跟得上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又会碰到新的量测,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准是为了使各方利益最大化、各方妥协的产物,标准也会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不断改进更新。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