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光电潘建根:我们已具备与国外企业抗衡的能力
摘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LED产业,标准缺失成为其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标准和检测体系来推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显得越来越迫切。那么,国内半导体标准体系发展如何?与国际上的标准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国内检测设备发展如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LED产业,标准缺失成为其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标准和检测体系来推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显得越来越迫切。那么,国内半导体标准体系发展如何?与国际上的标准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国内检测设备发展如何?新世纪LED网记者特邀国际照明委员会第二分部的中国代表、在国际及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标准制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潘建根教授进行独家专访。
中国照明学会测试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 潘建根
标准:中国与国际先进测试标准同步
新世纪LED网记者:作为国家标准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标准的起草人,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该标准的基本内容及适用范围等情况?
潘教授: GB/T 24824-2009是我国首个关于LED产品光电性能检测的国家标准,它适用广泛,主要适用于各种功率大于1W的LED模块,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和我国标准的定义,LED模块是半导体照明标准化解决方案的基础,也包括封装LED、LED灯和LED灯具等相关产品,满足了LED产品多样化的特性。该标准早在2008年底就完成了报批稿,于2009年正式出台。
类似的标准国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北美照明学会推出的LM79-2008《固态照明产品批准的电气和光度测量方法》,该标准也被用作美国能源之星认证和美国商用LED产品有效评估和报告项目的主要参考标准之一。这两类标准所适用的对象及测量的基本标准很相近,包括对光通量测量、光强分布测量、颜色特性测量所采用的方案基本相同。这两项标准的起草时间差不多,当时我们与国际上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了相互讨论,对草案提出了一些意见,从最后的发布来看,不少意见也被采纳。
目前中国与国际最领先的标准化工作处于同步的水平,能够保持并深层次的参与国际的标准制定工作,如CIE关于灯具标准测量工作主要是由中国代表在负责。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