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和鑫、三星合作事件背后代表的意义
摘要: 和鑫光电近日与韩国三星移动显示器的技术合作协议,在台湾与显示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不过事情越滚越大,却反而让大家忽略了未来包括AMOLED等技术未来的可观潜力,以及和鑫搭上三星集团所可能创造出的效益。
另方面,国外的业界其实动得更快,三星电子在2008年8月与三星SDI(中小尺寸面板)合资成立OLED公司(SMD,就是这回与和鑫签约合作的厂商),韩国业界也在2009年6月展开5.5代AMOLED蒸镀设备的产官学界合作开发计画。到了2010年5月,三星宣布投资22亿美元,建置目前为止尺寸最大的5.5代AMOLED面板厂。
到2010年9月时,三星月产300万片的AMOLED面板仍然是供不应求。很快三星就开始规划准备切入8.5代的AMOLED生产线,长期准备进攻55寸的电视市场。
根据市调单位的统计,从2010到2015年为止,光是韩国三星与LG两大集团,在AMOLED产业的累计投资上,就会超过170亿美元(超过新台币5千亿元),过去非晶矽TFT的面板业产能竞赛焦点,未来可能要改由AMOLED来接棒。
AMOLED与传统非晶矽面板相比较,材料成本也低了差不多三成,竞争力十足,以市调估计,未来三年将有超过20条的AMOLED生产线(包括新线与改造的旧线)进入市场。
这意思就是说,AMOLED已是大势所趋,对于和鑫来讲,透过与三星SMD的合作,将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手中掌握A、S(苹果与三星)两大客户的订单。
因此其实和鑫此次重大讯息等等的事件,即使已经陷入罗生门,但是重点在于,不管是说的人没讲清楚、还是听的人没听清楚、抑或是市场过度解读,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三星SMD,这家公司现在在全球的AMOLED技术领先的程度相当可怕,将其它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脑后,和鑫可以搭上这样的合作对象,可以创造的后续长期发展机会,恐怕远远不是两个交易日阴错阳差涨停的事件所可以比拟的。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