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产业核心技术争夺 中国制造能否后发制人?

2010-11-03 作者: 来源:时代信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LED等产业被视为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出现了盲目上规模的迹象。这种因素与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叠加在一起,致使新兴产业呈现出大部分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掌握的趋势。新兴产业在我国已现步传统产业后尘的危险。

  LED等产业被视为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出现了盲目上规模的迹象。这种因素与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叠加在一起,致使新兴产业呈现出大部分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掌握的趋势。新兴产业在我国已现步传统产业后尘的危险。

  所幸的是,由于新兴产业技术不成熟,我国还有机会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能否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瓶颈?

  光环背后的忧虑

  黎昌兴极不情愿公司从国外进口LED芯片,却又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作为重庆淦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淦渝科技)的技术合伙人兼总工,黎昌兴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的研究。如今在这一领域,他已取得了几十项发明专利,其中包括他最为自豪的可解决LED灯散热性能不好的技术。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他却没有掌握LED芯片技术,必须向其他公司购买LED芯片。“由于国内LED芯片研发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淦渝科技只好选择国外的。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从原材料、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到器件封装、应用产品和配套等较完善的LED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达到了200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做应用产品和配套的超过了7成。“于是,我国的LED产品应用在全球领先,涉及城市路灯、隧道灯、医用照明和显示屏等多个领域。”重庆多多灯具有限公司(下称多多灯具)总经理张波表示,比如,连美国的企业都要到我国购买LED大型显示屏。

  然而,在此种光环的背后,却是一番让人忧虑的景象:不久前,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和欧洲的LED企业,拥有80%以上的LED芯片核心技术专利,而国内同类企业拥有的同类专利不足10%。

  由于缺乏最为核心的芯片技术,我国LED企业普遍进口国外的芯片。国外知名LED芯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0%!

  据了解,LED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研发生产,外延片生长,LED封装及LED应用等。前两者属于上游产业,利润约占整个LED产业的70%;后两者分别属于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利润很低。“显而易见,我国的企业大都集中在LED产业链的中下游,上游产业则力量弱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我国绝大多数LED企业,充当的其实是产业利润“搬运工”,自己只赚很少一部分钱,大部分利润则让外国企业赚去了。[NT:PAGE=.$]

  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为何会造成这种尴尬现象?资金瓶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黎昌兴感触颇深地说。

  早在2004年,黎昌兴就制定了研究LED散热技术的计划。为了筹集研发资金,他曾多次去银行贷款。每一次,银行都以他的企业没有抵押物为由,拒绝放款。万般无奈之下,他四处奔波找亲朋好友借钱,才筹集到了100多万元的研发资金。

  研究终于启动了,但因资金不足,进展缓慢。后来,他又在2008年发明了LED灯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灯的两项专利。他在国内申请了这两项专利保护。可是,当他打算申请国际专利时,才发现兜里连几万元的专利申请费已拿不出来。现在,他有钱去申请国际专利,却已经超过了18个月的期限,只能深深地叹息。

  4月初,他以技术入股,与重庆一家民营企业合伙注册成立了淦渝科技。在这家公司,他想带领技术人员研发LED芯片。他已经意识到,“如果公司不能自己研发生产芯片,就要一直受制于国外企业”。他甚至还突发奇想,希望把太阳能电池应用到LED灯中,这样LED灯就可以不用电。

  不过,他的这些想法目前还无法变为实际的科研行动。“公司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资金来搞这些研究。同时,向银行贷款也几乎无望。”他说。他曾尝试抱着专利去银行贷款,结果银行愿意提供的贷款金额,仅为专利评估价值的1%,“完全没什么意思”。在研发方面,公司只能慢慢地走,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与淦渝科技一样,眼下主要涉及LED产品应用的多多灯具,在短时间内也无力去搞LED上游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公司总经理张波告诉本报记者,在业内,谁都知道从事LED外延生长和芯片的研发生产最赚钱,而且还有望掌控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但资金匮乏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今后,随着公司逐步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后,我们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从产业链的下游走到上游。”[NT:PAGE=.$]

  所幸我们还有机会

  LED产业发展的困惑,只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2001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此后发展迅速,至2008年已达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但是,正如LED产业一般,光伏电池的核心技术(多晶硅提纯技术)几乎被几家外国企业垄断。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国的新兴产业很可能步传统产业的后尘———最终在诸多领域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受国外企业牵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机会。”黎昌兴说,目前,LED的技术(包括外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还不成熟,只要国内企业倾力研发,就有可能掌握这一产业的成熟的核心技术。

  去年年底,深圳市对一批城市LED照明灯进行了测试。结果,大部分产品的光衰达到百分之十几,显然不可能满足5万小时光衰低于30%的目标。LED技术上的不成熟,暴露无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其最大的特点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

  “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能否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企业有没有能力去搞技术研发。”冯飞说。

  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研发投入都非常大,一些公司动辄就拿出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而在我国,没有哪家企业有如此大的实力,同时政府的财力也很有限。”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说,但是,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的这场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竞赛中,我们要想不落败,就必须打破企业的资金瓶颈———因为普遍面临融资难题的中小企业,恰恰是技术创新的主体![NT:PAGE=.$]

  重庆的先期探索

  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行动了起来。

  早在2008年,重庆市就拿出财政资金,设立了10亿元的“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以“母基金”的方式,吸引国内外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创投机构合作组建子基金。

  目前,引导基金以1∶4的出资比例,与德同资本、软银投资和深创投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组建了7只投资基金,总规模达35亿元。这其中,已有5只基金展开了运作,并且总共投资了5个项目。其他两只基金,则正处于募集期。

  今年2月前,政府引导基金与德同资本联手,组建了5亿元的重庆德同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下称重庆德同)。大约1个月后,重庆德同就联合德同长三角基金和德同美元基金,对重庆博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投资了1000万美元。后者是国内领先的医药生产外包(CMO)企业之一。

  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产业由于“新”,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机遇,德同资本非常看好。尤其是新能源行业,预计未来50年至100年,都将是最有投资前景的行业之一。在重庆,德同资本就打算把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公司,作为重点的投资对象。

  根据重庆市科委提供的材料,由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组建的7只基金,每一只的主要投资领域都涉及到了多个新兴产业。重庆市与科技部创新基金共同设立的重庆天使基金,更是把投资触角伸到了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公司点燃了希望之火。

  在未来,还有更多的风险投资基金为新兴产业公司提供资金扶持。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梁震日前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之内,我市还将利用引导基金新组建10只风险投资基金。力争到2012年,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

  除了组建基金之外,重庆还设立了专项补助资金,对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风投机构和银行等进行补贴,以提高各路资本的积极性。同时,市科委还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设立了“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尝试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据了解,重庆市科委拿出了一笔科技经费,正在与国有的重庆科技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重庆科银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通过融资担保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

  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介绍说,科技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重庆正在加快构建“投、保、贷、补、扶”一体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拿出钱来带动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新兴产业,能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很大的杠杆效应。”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教授张陆洋评价说。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市场万能”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撬动市场资本。[NT:PAGE=.$]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