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芜湖样本:“补贴”杠杆撬动上市公司百亿扩产
摘要: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新兴产业均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自然成了“拐弯超速”的着力点。芜湖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汪自强表示,扶持LED是着眼于长远,通过对两家龙头公司的补贴来带动芜湖整个LED产业的发展是值得的,池塘大自然能养鱼。
资金方面,三安光电已于今年3月披露增发募资净额不超过29.8亿元,将全部用于芜湖一期项目;4月1日还收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科技三项”财政补贴资金1.25亿元,并于4月8日至8月19日分5批收到74台MOCVD设备财政补贴款共计2.68亿元。
德豪润达则早在2009年10月就披露了增发预案,拟增发募资15.26亿元用于全资子公司芜湖德豪LED产业化项目,其中具有芜湖国资背景的3家公司认购合计75%增发股份,总耗资9.92亿元。在政府补贴方面,德豪润达于今年8月收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拨付的“科技三项”财政补贴资金2.52亿元。此外,根据芜湖市补贴办法,德豪润达未来还将陆续收到设备补贴。其中,德豪润达拟与美国Veeco公司、德国AIXTRON公司分别签署70套、30套MOCVD及配件设备的采购合同,价格分别不超过人民币12.12亿元和5.60亿元,该100套设备合计不超过17.72亿元,按此计算将有望收到8亿至10亿政府补贴。
此外,芜湖市政府对于这两大项目十分重视,市长亲任项目服务领导小组组长,十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相继公布手机号码,限时解答问题。曾参与两公司招商的芜湖市经济开发区招商一局科长魏刚说,LED产业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大,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产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但随着众多项目启动,已呈现产能过剩的趋势,唯有下手快才能抢占先机。
不仅仅是芜湖,扬州、合肥、长治等地的项目也纷纷上马。
今年9月,彩虹集团总投资约100亿元的LED项目落户合肥,预计3年分2期建设共200条MOCVD(45片以上机)及配套芯片生产线。去年11月,德豪润达拟出资4500万美元在扬州成立子公司,购买MOCVD设备用于生产LED外延片。而在山西长治,投资9亿元、两岸首家合个LED外延及芯片项目,以及投资2亿元的蓝宝石衬底项目有望于今年10月投入生产。
双“力”推动
芯片供不应求,再加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使得再融资渠道畅通的上市公司占得先机,通过扩产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多级跳”。
MOCVD是目前制造LED芯片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外延片的主流技术。所谓外延,即通过MOCVD方法,在蓝宝石或SiC等衬底表面上生长一层发光材料。该设备成为LED扩产主要标志之一。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补贴无疑解决了长期投资对其当前业绩的不利影响。“地方优惠政策将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德豪润达直言。
根据《扬州市LED外延片生产用MOCVD设备购置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德豪润达扬州子公司在采购进口MOCVD设备达到5台以上时,有望获得政府给予800万元/台(红黄光)或1000万元/台(蓝绿光)补贴,执行期为2年。这一补贴方式与芜湖、江门等地基本相同。
而根据杭州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杭州市将对士兰微购买MOCVD设备按照设备采购价格的40%给予资助,财政资助扶持公司购买设备总量暂定为30台以内(按实际购买数量予以资助),从2010年11月份起开始实施。
LED背光应用“井喷”是上市公司大肆扩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10年以来,国内LED市场扩张速度远高于部分咨询机构早前的预测。”干照光电在扩产计划中提到,公司当前产能为240亿粒,但订单需求量约为480亿粒,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况。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