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创造”照亮世界
摘要: “新兴产业有了自己的国家标准,才能真正发展壮大,才可能真正带动全球LED产业的新跨越。”王敏说,现在最迫切的是要尽快使新技术形成规模,保持优势,在国内建立起硅衬底技术的产业联盟,“我们愿意开放所有的专利技术,让国内外企业共享。”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LED方兴未艾。在日美垄断LED芯片核心技术的格局下,南昌市的企业抱团攻坚,开创了全球LED芯片的第三条技术路线,并迅速实现产业化。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在产业竞争残酷激烈的全球化格局下,拥有核心技术和主导性的行业标准,是制胜的关键。但是,新技术要成为新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也是我们解剖南昌LED产业这一“麻雀”的意义所在。
“硅基发光,中国创造”、“自主创新,光明万里”——这是科技部部长万钢给江西南昌一家企业的题词。
在日美垄断LED芯片核心技术的格局下,2008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的晶能光电有限公司在氮化镓基半导体发光材料领域创造性地发展出第三条技术路线,成为唯一具有“硅衬底发光二极管”自主知识产权的LED生产企业,备受各方关注。
LED光源是低压微电子产品,也是新兴的数字信息化产品。“中国创造”的硅基发光,能否后来居上主导世界LED光源产业?
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加工制造都在中国完成,但核心技术被日美掌控
LED从上世纪90年代走出日本的实验室,在全球迅速产业化,并摧枯拉朽般地颠覆传统光电产业。LED背光技术进入显示屏领域的短短数年间,跨国企业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其显示屏100%是LED。
有数据显示,全球70%以上的LED应用产品的加工制造都是在中国完成。但国内1000多家LED生产企业中,居于产业上游的仅有十余家。
“居于产业链上游的LED芯片技术路线以蓝宝石衬底和碳化硅衬底为主流,核心技术和专利均被日本和美国掌控。”晶能光电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敏说,生产LED芯片的MOCVD设备技术,更是被德国爱思强(AIXTRON)公司和美国维易科(VEECO)公司所垄断。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