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跨过三级阶梯国内LED企业分享大蛋糕

2010-09-0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国内LED企业如果无法跨过“三级阶梯”,只能面临产业火热而市场冰冷的尴尬,无法在1500亿乃至全球高达5000亿的大蛋糕中分得一口,继续陷入“谋求短期利益、在混乱的市场竞争中挣扎”的循环中。

  今天的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有了更多的质的追求,对于照明产品,在原先“照亮”的基础上提升为今日的“气氛渲染”。LED照明经过设计与智能系统的控制,在气氛渲染方面的表现当之无愧,同时在节约能耗与环保方面表现优异,可谓是新生代照明的优等生,当然成绩优秀的前提是建立在采用高质芯片、正确的光学设计与灯具设计、智能系统等多方面的完整配套。一个灯泡演变为一套照明解决方案,LED照明自然成了大部分消费者眼中的奢侈品,所以目前LED照明仍然处于“独乐乐”而不是“众乐乐”的地位。毕竟消费者在追求高质的同时,性价比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目标,尤其是在物价上涨收入不见涨的今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LED照明要真正“登堂入室”,在万家灯火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要跨过三级阶梯。

  第一阶梯 国内企业掌握核心技术

  广东省是国内LED重要的制造基地,“南生产北代理”的格局早已形成,但是广东LED产业上游外延片、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仍处于苍白的状态,“中国制造”与进口产品的差距短时间内始终保持较大的距离。除了重要生产设备的支持,工艺与经验的支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典型的特征,而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的薄弱恰恰是国内始终走在人后的窘境。广东如此、全国也如此;LED产业如此,电子行业也如此。

  由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LED企业在技术上的掌握程度:国内众多LED企业中,具备自行封装能力的企业不超过30%;具备自行研发、生产芯片的企业不超过10%。这到底是社会分工的细化?还是能力的缺失?

  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产业联盟,组织一批具有远见的企业结盟,共同进行技术的研发;研究机构及国内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产学研的配合。只有国家有力度的支持、企业的团结、人才的及时培养,才能缩短和国外的差距。[NT:PAGE=第一阶梯 国内企业掌握核心技术$]

  第二阶梯 成本的控制与下调

  国内电子产品市场的混乱并非一朝一夕,LED产品价格恶性竞争的现象近年来逐渐抬头,在集散地或者应用产品的生产基地尤为突出,中山古镇“灯都”的招牌也因为当地部分企业的“粗制滥造”而频频被砸,区域形象大打折扣,大批采购商也望而却步。

  价格混乱的背后,除了存在着企业规模、工艺成熟度、品牌、售后服务这些基础因素,还在于原材料以及配套材料的参差不齐,意味着应用产品可能产生的巨大的价格空间,也产生了高额的利润。

  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包含于其中的社会劳动的总和。LED产品的高价,无非受制于高质芯片与配套材料较高的价格(LED高质芯片基本靠进口),企业生产工艺的成本(产品生产环节众多和严格的质量要求)、以及企业的品牌价值(国外LED企业品牌的高价值;国内LED企业品牌为数不多,品牌树立成本的高昂)和流通中产生的成本。说到底价格居高不下还是因为第一阶梯而产生的循环,国内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以及生产工艺的普遍成熟,产业规模的理性扩大,价格的大幅下滑始终遥遥无期。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购买高价LED照明产品的意愿仍然不够强烈,LED产品的消化途径只能依赖于出口与工程以及很小部分的商业环境,作为照明产品最大的消化渠道--家居照明,LED仍未登堂入室。[NT:PAGE=第二阶梯 成本的控制与下调$]

  第三阶梯 标准制订技术创新

  国外企业以及组织机构凭借着在核心技术的垄断“优势”,进一步地在技术、产品等标准的制订方面上抢滩,如果国际标准的制订团队仅仅由国外巨头组成,以自身技术程度与产品为依据,国内企业将面临着被冠以“不符合标准”的帽子,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国外企业垄断之势更甚。

  国家标准的出台在于规范国内的LED行业,让LED产品的生产有章可循,产品的档次一目了然,市场的规范化也有章可依,质量、价格等产品的基本因素更加透明化,产品的推广力度也不再压力重重。目前LED行业标准的制订也因为“十城万盏”示范工程的带动得到推进,许多省份的地区标准也陆续出台,为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山寨”是国内电子产品的风格,早年的照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故而技术抄袭和产品剽窃现象严重,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一直被人诟病。LED产业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面对需要大额的投资与长期的研发投入,部分企业的思维惯性仍然是“跟风”已在市面上出现的产品,并没有下定自主创新的决心,放弃或者减少研发的力度,换取短期的利益,也换来了与国外差距的不断扩大。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时刻保持小心翼翼,而对中国市场、国内消费者习惯和心理把握具备优势的国内企业,如果不自主创新,还谈什么因地制宜、本土优势?

  预计到2010年我国LED销售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这一数据是2008年的两倍,并以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国内LED企业如果无法跨过以上三级阶梯,只能面临产业火热而市场冰冷的尴尬,无法在1500亿乃至全球高达5000亿的大蛋糕中分得一口,继续陷入“谋求短期利益、在混乱的市场竞争中挣扎”的循环中。[NT:PAGE=第三阶梯 标准制订技术创新$]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