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照明举步维艰 发展新模式可操性低

2010-06-07 作者: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导读]项目是否适合EMC模式,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电费标准两个要素。同时受困于“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也是大多数企业保持观望的重要原因。

  电费与规模的博弈

  “看上去很美”的EMC模式,在现实执行中却是阻力重重。

  “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EMC模式。”张玉生对记者分析,EMC模式的特点在于,节约电费越多,项目投资回收周期越短。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项目的规模,即项目替换的灯具数量,数量越大,所节约的电费越多。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与政府节能的理念相冲。“从节约的角度考虑,部分地市政府的路灯照明经常采取"点花灯"的节能使用方式。”考察过多地路灯市场的深圳万润科技董事长李志江解释,尤其在二级城市,每晚过零点之后,路灯往往隔一盏才亮一盏。

  “从节约的角度看,电费因此会省掉一半。但从EMC模式执行来看,意味着投资回报期,将拉长一倍。”李志江尴尬地认为:“对于LED企业而言,越是节约的地方,反而越不适合EMC模式。”

  其次,电费标准也是EMC模式的另一大关键变量,即电费越贵,节省的电费越多,越利于EMC合同的执行。但在现实中,各地参差不齐的电费标准,成了EMC模式推广的另一层阻力。

  “一个地区如果电费很低,EMC模式是很难实施的。”张玉生给记者举例说,华烨曾考察江苏省多个地市,当地平均电费仅约0.5元/度,“相比较深圳等约0.9元/度高电价地区,江苏若采取EMC模式,其投资周期要延长一倍”。在考察了江苏多个路灯项目后,华烨还是选择了放弃。

  事实上,单从电费的角度看,由于工业用电电费远高于民用用电,工业照明的LED替换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也在关注工业照明市场,但该市场往往单个项目规模有限,依旧不利于EMC执行。”张玉生坦言,想找一个高电费、大规模的LED替换项目,并不太容易。 受制“收支两条线”

  电费与规模受限,还不是EMC模式在LED产业推行中遇阻的全部因素。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在国内LED照明领域,超过70%以上的市场是市政照明工程。尽管国务院多次提出,大力促进LED等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但据了解,在基层政府主导的LED照明替换市场,EMC执行依旧步履维艰。

  政府各部门对待EMC模式,可谓态度微妙。一个现实的问题,当前政府部门现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具体到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其电费支出,出口均在财政部门。

  “从表面看是用电的部门不花钱。”一位参与过政府EMC项目的LED企业负责人分析,这直接导致具体的政府部门,对待节能减排LED产品替换的动力不足。

  不止于此,同样受困于“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另一家试图参与EMC项目的LED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行的政府部门的财务制度,政府部门没有独立的电费支付权,让替换LED等新能源节省下来的钱,难以兑现。”

  深圳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计划用EMC模式开拓市政工程市场,“但最终因找不到对口的费用支付单位,而被迫放弃”。

  一位不愿具名的LED企业高管直言,由于EMC项目执行周期较长,其间政府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变动,将给EMC合同未来的执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作为融资中介的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

  “EMC在LED照明市场的实行,目前国内还缺少成功的样本。”多位LED企业高管表示,政府如何统一协调EMC项目的执行,将是EMC项目能成功实施的关键。

  2008年4月,华烨集团与江西景德镇市政府签约EMC路灯改造合同,合同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是国内LED路灯领域第一个上规模的EMC项目。“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统一管理,在合同执行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张玉生说。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