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50亿绿色基金开闸 LED首食头啖汤
摘要: 3月31日,德士达光电照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士达)总经理熊映翔向本报记者透露,第一轮筛选过后,60多家报名企业仅剩下28家,最终或只有3家企业上榜。
早在2009年,广东多个城市已进行LED路灯试点。熊映翔预测,在绿色基金的助推下,今年国内LED市场会极速扩容,“全年销量大概会是去年的10倍”。
向上游投资
LED产业以路灯为切入点的迅速红火,成为资本逐鹿的乐园。全国高科技企业发展LED专业委员会主任郑浩闻透露,预计今年国内LED产业投资金额将达600亿元,比去年的100多亿元增长500%。
“尽管目前中国LED产业投资和产能扩充加快,但70%集中于下游的集成应用环节,缺乏上游核心技术。”深圳翰田科技公司董事长巫振乐对此表示担忧。飞翰律师事务所的王宁玲律师证实,LED行业有一个特点,专利保护很厉害,最近很多国外企业经常到国内来考察,看是否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
以目前资本密集型的芯片为例,半导体产业联盟发布2009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数据显示,当年我国LED产业总规模共计827亿元,但仅照明应用就达到600亿元,LED封装产值为204亿,而中游资本密集型的芯片仅达到23亿元。
据统计,目前我国LED芯片厂商家数为62家,封装厂超过上千家,相关下游应用企业则接近2000家,上游企业寥寥无几。LED照明50%以上的核心专利被日本的日亚化学和丰田合成、美国的科锐(CREE)等五大厂商垄断。
量子光电总经理刘镇对此直言不讳,其认为路灯是一种应用产品,关键部件芯片、封装与电源等多需要从国外进口,上游意即利润高端,“250亿基金的背后,事实上大部分还是为外商服务”。
作为LED国家专利分析小组成员,刘镇建议,目前国内在基础研究及上游生产方面确存在软肋,此非朝夕可解,投资上游公司可以走出知识产权诉讼陷阱。
熊映翔对此表示认同,但其认为基金对产业投资功能已有锁定,“所以应该重组一个新基金去做这件事情”。(编辑:ZQY)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