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三):大型化及低成本化技术稳步前进
摘要: 话虽如此,OLED面板的大型化仍面临着必须逾越的难关。其中之一就是大型化和低成本化量产技术的确立。这也是各厂商在展会上发布的20英寸以上OLED电视/面板止步于试制品的一大原因。现在,中小型OLED面板采用的TFT和成膜工艺无法直接应用于大型面板。但对这个问题本文已经出现了若干解决方法。
大型化及低成本化技术稳步前进
实现OLED面板大型化的技术开发正在稳步推进。现在,各面板厂商“追求的不仅是显示性能,还在选择有望使量产成品率达到最高的技术”(柯达OLED系统开发本部本部长高级总监辻村隆俊)。
掌握着大型化关键的是能够应用于OLED驱动并实现大型化的TFT和有助于低成本化及大型化的OLED发光层成膜技术。
以2012年量产40英寸产品为目标的LG显示器已经比照同尺寸的液晶面板,为生产OLED面板制订了目标。LG显示器为量产提出了长期规划:“到2012年,使用能够切割2-4块40英寸面板的第5-6代玻璃底板,材料成本为150%,成品率达到70%左右。到2016年,使用能够切割18块40英寸液晶面板的第10代玻璃底板,争取使材料成本降低到70-80%,成品率保持不变”(LG显示器Kim)。(编辑:CBE)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