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解读:半导体照明试点示范工程LED道路照明产品技术规范

2010-02-02 作者: 来源:《半导体照明》 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半导体照明试点示范工程LED道路照明产品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发布后,在半导体照明产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21个试点城市的高度关注。为什么此次出台的不是标准而是规范?规范指标又是出于什么考虑?这份规范与传统照明的标准有些什么差别?为此,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华树明接受了《半导体照明》杂志的采访。

出台规范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

  《半导体照明》:为什么此次出台的是规范而不是标准,规范与标准存在哪些区别?

  华树明:我国LED照明产品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市场的强烈需求下,很多企业都希望标准能够早点出台,以便参考执行。但LED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产品几个月可能就会更新一代。在市场需求很迫切,产品却不完善的情况下,标准又该如何制定?我们在跟科技部、发改委反复沟通后考虑决定先出台规范。规范第一稿完成于6月30日,在征求有关领导、行业专家、国际专家和企业等多方意见后完稿。目的就是希望制定出来的规范具有可拷贝性、可复制性和生命力。

  标准与规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制定周期上来看,标准制定周期一般为2~3年,比较长。规范制定周期相对较短,现在发布的这款规范制定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从制定的时间上来看,标准是在该类产品完成研发、技术已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制定,旨在规范和统一行业的发展。但目前LED技术发展非常快,大家甚至无法想象两年后LED道路照明产品会是什么样,如在这个时候制定标准,就有可能限制产品技术的发展和影响行业的发展,所以先尝试着制定技术规范,引导产业发展。

  在适用的范围上,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规范具有相对较强的针对性。国家标准颁布之后不管是商业、工业、工程应用还是采购都需按照标准来执行。但规范一般只适用于某一种或几种新的产品,主要是指引技术发展。此外,规范的更新可以紧随产品技术的更新步伐,这样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引导产业发展。而标准一旦制定发布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调整。

植入新理念

  《半导体照明》:此次规格划分打破了以往用电功率的方式划分规格,改为按照光通量化分是为什么?

  华树明:规格分类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考虑到道路照明必须规定照度。照明设计师在进行照明设计的时候,会根据产品的额定光通量计算照度。所以前提得有光通量;而且在同功率下,LED产品的光效增长非常明显,如果继续以功率划分,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经过多次探讨、反复研究后我们提出试行按照光通量来划分规格。

  因这个概念与传统的按功率划分规格的概念变化很大,大家一开始也很担心,但是在跟国内外很多的专家、用户、和部分生产企业沟通时,也得到了赞成与支持。近日,美国能源部也提出了类似的提案。

  《半导体照明》:传统光源初始值设为100小时,为什么LED道路产品的初始值设置为1000小时?

  华树明:传统光源中的气体放电灯初始值一般为100小时,是因为传统气体放电光源在燃点100小时后基本达到稳定。半导体道路照明产品的初始值设置为1000小时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考虑半导体照明产品的特性。LED 发光约在1000小时左右达到稳定,利于检测结果的复现。第二,先测1000小时可以防止企业让LED过载太大的电流。目前很多用户反映LED路灯光衰严重,这给后期的LED推广带来了障碍。光衰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少部分企业弄虚作假,为了提高半导体照明产品亮度而过分加大通电电流,这样光衰会很大,寿命也肯定长不了。

  所以,将初始光源值规定为1000小时,既符合了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固有特性,又符合实际现状。

  《半导体照明》:以前高压钠灯并没有对色温进行要求,而这个规范对色温也做了要求,为什么?

  华树明:色温对于道路照明可能并不是必需考核的指标,因为高压钠灯路灯并没有对颜色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我们初次对规范定稿的时候,并没有将色温写入。但经过多方专家的商讨,最终还是将其列入规范,但并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

  规范中,将产品按色温划分为了高色温和低色温两类。低色温小于等于3300k,高色温大于3300k,没有分得很细,就是希望以后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低色温产品光效较低,价格较贵,企业很少生产,为了让规范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鼓励低色温产品的生产,我们将3300k定为高低色温的区分点。

提出高要求

  《半导体照明》:将LED道路照明产品定为3000小时且光通维持率不得低于96%,是出于什么考虑?

  华树明:关于光维持率最初我们考虑测试时间应为6000~10000小时,但因半导体照明产品更新速度快,为了方便对半导体照明进行推广,现将维持流明测试点定为 3000小时、6000小时和10000小时。
将测试时间点定为3000小时的时间跨度比较短,风险比较大,但符合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发展需求。

  3000小时维持率不低于96%,这个值是专家按照数据模型,按照企业宣称能达到3万小时的有效寿命(初始值的70%)而推算出来的,暂时还没有足够显示结果作支撑,我们正在试验,将尽快提出有关光衰的实验结果。

  《半导体照明》:在显色指数和标志方面的要求是出于什么考虑?

  华树明:道路照明究竟要不要对显色指数有过高的要求还值得考虑,所以现在放得宽点,大于等于65即可。但显色性是LED相比传统光源的一个特点,高显色性带来视觉函数与视觉实际效果的变化等尚无定论,还需要开展更多的基础研究工作。关于标志,主要是按照灯具应有的安全标志来进行规定的,此外还增加了两个必要的性能标志,宣称额定光通量和相关色温。标志列入规范,是为了促进LED道路照明产品从研发走向市场,真正成为市场可应用的产品。

  《半导体照明》:如何更好的利用规范?

  华树明:随着测试数据的不断上升,现在的推广者和应用者,对供应商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个规范很好的引导产业发展。规范的出台,可以为地方政府的示范应用提供测试依据,可以规范产品质量,确保示范工程的节能效果;也可以通过规范的定期更新,不断引导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同时也将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的出台提供较好的支撑,对我国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