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追记蔡祖泉:每一盏灯都延续他的生命

2009-07-20 作者:施嘉奇 来源:文汇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09年7月17日12时36分,中国的每一盏灯都黯然神伤,它们共同的培育者、中国电光源研究的开拓者,复旦大学原副校长蔡祖泉教授离开了这个世界。

  2009年7月17日12时36分,中国的每一盏灯都黯然神伤,它们共同的培育者、中国电光源研究的开拓者,复旦大学原副校长蔡祖泉教授离开了这个世界。

  50多年前,尽管爱迪生发明的电灯问世已数十年,可偌大的中国尚不能生产灯泡。正是蔡祖泉教授,以40多年心血细致而精妙地培育起这项事业,最终令它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如今,中国每年制造81亿只灯,全世界80%的节能灯由中国制造,就连美国同行都感叹地说:虽然白炽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但是现在连爱迪生的故乡用的都是中国制造的灯。

  蔡祖泉教授生于1924年11月,祖籍浙江余杭。和爱迪生一样,蔡祖泉最初也是一个学徒工。抗战时期,年仅16岁的他就到中法药厂(延安制药厂)玻璃制造车间当学徒,生产玻璃药水瓶。在那里,这个玻璃工一干10年,其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同庆教授、方俊鑫先生承担了国家研制X光管的任务,他们急需一位懂得玻璃制作技术的助手,点名要了蔡祖泉。3个月后,药厂少了一个玻璃生产工,而中国的电光源事业多了一位开拓者。

  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蔡祖泉与X光管研制组的同志,一起来到了复旦大学。1961年,他开始着手研制国内第一盏光源高压汞灯。

  在研究高压汞灯的时候,大家遇到了一个难题玻璃与金属如何接口。国内根本没有技术能生产出所需的特薄钼片,蔡祖泉就带着学生们把厚厚的钼片放在铁砧上敲,像打铁一样,一层一层地敲薄。他的学生洪永清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可蔡老师就是认定了。最终,在蔡祖泉的坚持下,师生们终于敲出了符合标准的钼片,把金属和玻璃的接口给封接好了。1961年12月,第一盏高压汞灯点亮了。3年后,高压汞灯由上海亚明灯泡厂生产,安装到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取代了以前昏黄的老式路灯,把整条路照得通亮。

  那一天,蔡祖泉带着研究小组特地逛了一趟南京路,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今天,当万家灯火亮起的时候,谁都不该忘却蔡祖泉。虽然,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中国制造的每一盏灯都在延续他的生命。

  相关链接

  蔡祖泉,中国共产党党员,复旦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7日12时36分逝世,享年86岁。

  蔡祖泉同志是我国电光源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196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高压汞灯,1964年研制成功我国首盏1000瓦卤钨灯,此后又相继研制出脉冲氙灯、氢弧灯、氪光谱灯、超高压强氙灯等10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大大缩短了我国电光源研究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其中,长弧氙灯在上海人民广场点亮后,被誉为人造小太阳;25千瓦水冷电极短弧氙灯被用作航天工业部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太阳模拟器的光源。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兼任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等职。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