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线 > 正文

LED:大热背后的理性呼唤

2009-04-27 作者:陈昀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本次研讨会于4月25日下午13时—18时在国内LED产业聚集地深圳举行,共有两百人参会。会议根据研讨主题的细分在两个分会场同时开讲。

  LED产业:大热背后 呼唤理性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LED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显示屏、背光源、建筑景观照明、室内装饰恶化汽车灯等领域。尤其是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推广,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照明设计师到终端业主,在工程照明领域掀起了LED热。

  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LED的应用市场从2004年的125亿美元提高到500亿美元,全球正在展开一场抢占LED市场制高点的争夺战,尤其是我国庞大的市场尚待开发,更是国内外照明巨头的主战场。

  据权威机构预测,在2008北京奥运的强力带动下,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48.5亿元快速增长至2010年的98.1亿元,LED将逐渐进入主流照明体系。而目前,我国照明行业年产值已达800多亿元。

  LED照明的巨大前景,引发了国内LED照明的投资热潮,很多企业纷纷上马LED照明生产线,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尽管大热的前景诱发了国内企业一波又一波的LED逐金狂潮,不能忽视的是,在大热的背后,LED行业也潜藏着不少的隐患。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LED照明产业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强度大,技术难度高。产业链长、技术攻关难度大、投资高、周期长,这些都是逐金LED的国内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而国内LED产业大多都面临着基础研究、开发不足的窘境,加之目前全球都处于金融危机的笼罩之中,在这种局势下急于加工和销售LED产品,难免导致重复投入带来的恶性竞争。越来越多专家开始理性呼唤:尽管LED照明发展潜力巨大,但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成本还不能显著下降,投资者要选择好时机和投入方式。

  一边是狂热的企业追逐,一边是冷眼的专家批判。

  LED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市场需要什么样的LED产品?照明应用工程对LED产品的采购需求和机会点又在哪里?那些得到广泛应用的LED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改造空间在哪里?LED应用领域行业规范和标准该怎样制定?这是每个LED照明制造企业、设计师普遍关注的焦点。基于此,阿拉丁照明网所举办的这场2009LED应用产品现状与趋势分析研讨会,更具有了深远的现实意义。

  研讨嘉宾:主题演讲 异彩纷呈

  本次研讨会于4月25日下午13时18时在国内LED产业聚集地深圳举行,共有两百余人参会。会议根据研讨主题的细分在两个分会场同时开讲。

  原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江苏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杨正名,复旦大学教授(博导)、上海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国际视觉工作委员会委员陈大华就白光LED的应用探讨展开了深刻演讲;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电子物理与激光器件专业、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半导体照明实验室副主任钱可元,国际OLED标准项目组长、LED背光源、光辐射安全国际标准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光电光信息工程学系副教授牟同升作为主讲嘉宾就LED发展前景与机遇、国内外标准制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两个会场,同样精彩,为行业贡献了一场高、精、深的专业技术研讨。

  杨正名:做LED路灯 要实事求是

  杨正名先生开门见山地就直指不能硬碰LED道路照明的6大理由:1.LED本身性能指标上难满足要求;2.LED的光学系统尚不成熟;3.LED的配套控制电路可靠性太低;4.LED的冷却系统太贵,效率不高;5.整个LED照明系统的成本太高,无法推广;6.没有统一标准,各家产品各不相同无互换性,维修困难,成本高昂。

  随后他又阐述了对于白光LED3个实事求是的评价:1.LED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光源;2.单色LED和小功率白光LED在显示照明、装饰照明、小功率局部照明方面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并将发挥更强势的作用,但不少方面仍有待完善;3.对大功率白光LED的过分夸张的宣传要慎重。

  他呼吁:专家们、教授们,暂停你们自己不花本钱的呼吁,把注意力集中到道路照明系统的光效和可靠提高、成本降低方面,为LED做一点实实在在的研发工作。(更多杨正名现场精彩发言,点击进入)

  陈大华:理性呼唤 让LED健康发展

  陈大华先生认为,要在白光LED应用中理性呼唤,首先,必须理性地学习和在充份了解LED发光原理,优缺点,使用要求和性价比的基础上,建立法规和标准逐步推广。其次 ,以高科技芯片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来发展我国LED产业。最后,全面关注SSL动态尤其是OLED的崛起。

  而说起LED作为路灯和隧道灯的应用,陈教授提到:第一,LED的优点为路灯和隧道灯的改革带来曙光和希望,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吸引力是不可抗争的。第二,但仍存在维护性的困难,尤其是驱动电路不一致;同时大功率LED散热系统欠完善使LED灯光衰快,寿命不达标;缺乏合适的优异配光性能的灯具,光照不能满足道路和隧道照明标准;另外价格明显偏高,也制约了它的推广应用。(更多陈大华现场精彩发言,点击进入)

  钱可元:LED路灯可做 但不容易

  钱可元先生认为,LED路灯设计的关键技术在于光效、光型、光衰、寿命4点。目前推广LED路灯存在难点:LED路灯成本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次性投入较大;技术规范与标准的滞后,因此他期待广东省地方标准能够尽快出台,解决这一难点。此外,专业部门的思维定势一时难以扭转,还缺乏配套的扶持与鼓励政策,人们对LED的认识有个过程,包括部分专家的认识都从无到有,慢慢演进的。好在从2008年到2009年这个观点已经好很多了,基本上大家都能认同,LED能做到,但是不容易。

  但是,展望LED路灯的未来,钱可元先生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一方面是LED本身性价比不断提高、关键技术日趋成熟、二次配光和散热等研究已引起厂家更多的重视;另一方面是节能、环保、绿色的大潮流不可逆转,因此拥有政府支持的大好前景;同时,主流企业把LED路灯作为自己的主业,加强科技投入,并取得了可观的工程经验。(更多钱可元现场精彩发言,点击进入)

  牟同升:LED未来标准为节能环保健康

  牟同升先生从四个方面介绍了LED国内外标准的最新进展及LED产业面临的挑战:一是介绍了国际上和LED标准相关的标准化机构;二是LED国际标准;三是我国有关的LED标准;四是LED产业的未来、LED标准的发展趋势。

  在谈到LED未来的标准时,牟同升认为目前来看主要在这三个方面发展:节能、环保、健康。

  LED同传统光源是不一样的,定光源定向发光高亮度,长寿命。LED照明的未来要基于人与光环境的要求设计,而且要突破传统光源的框架设计。未来的半导体照明是安全、健康的,此外要更讲究效率,LED要同普遍光源、普遍产品竞争,除了效率还应提供人们更关心、更需要的性能要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牟同升现场精彩发言,点击进入)

  现场热议:针锋相对 越辩越明

  除了四位主讲嘉宾的精彩演讲,研讨现场,与会的200多位工程设计公司和企业代表也就LED是否应该理性回归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热议一:是否只有LED才有光安全危害的问题

  一位现场听众就目前LED的技术路线,蓝光激发荧光粉不可避免的问题求证牟同升,由此引发是否只有LED才有光安全危害的问题。牟同升认为,并不是说LED的产品就肯定有光安全的问题,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事实上其他的产品也有,我们目前在IEC60598里就有强制的要求,没有强制的要求紫外线。LED当然不同的产品要求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LED才有光安全危害的问题,事实上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点,只要在设计的时候多花一点心思就能解决。(详细热议,点击进入)

  热议二:什么材质的散热器最好?

  在讨论到有关LED灯散热器的前景时,现场有观众提问什么材质的散热器最好。对此,钱可元认为LED散热会越来越简单,散热器中,铝合金、铝合金,铜最好,当然铝和铸的铝可能会有一些成本的考虑。赵海天则说散热器的好处除了取决于表面的粗糙程度,也与材质放置的方向有关。(详细热议,点击进入)

  热议三:亮度和照度在LED路灯上是否矛盾?

  一位现场观众就LED路灯设计的亮度与照度标准的矛盾咨询主讲嘉宾,引发关于亮度、照度以及人体视觉的热议。牟同升认为相对而言亮度比较科学,钱可元则认为亮度和照度肯定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具体到哪个更科学,则需要根据路面的状况具体分析。(详细热议,点击进入)

  热议四:进入LED市场的切入点是什么?如何定位?

  欧普照明代表就LED市场的切入点和市场定位向杨正名和陈大华发问。陈大华认为,要找准LED的市场定位,首先要对LED的技术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谙熟国际国内市场动态,了解市场需要。杨正名教授则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为企业热情支招。(详细热议,点击进入)

  研讨反思:LED,敢问路在何方?

  在这场如火如荼的讨论中,既有来自专家的客观批判、也有来自设计师的理性呼唤,然而最为难能可贵的,却是来自企业和工程公司的冷静思考。研讨现场,他们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LED行业回归理性的希望。

  企业:要用LED造灯,造光,造文化,也造快乐

  作为国内LED装饰企业的佼佼者,格林曼光电科技的代表黄云在此次论坛上也就LED的发展出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黄云认为,目前国内LED灯饰运用存在三大主要问题:1.同质化严重,百城一面,抛开城市本身的特色建筑,在灯光的设计、应用效果上,没有本质区别;2.追求花哨,眼花缭乱。很多情况下,LED可控性强这一优势被过度放大,使得其营造的效果过于花哨,适得其反;3.产品老三样,缺少创意。LED产品用来用去就是点线面的老三样,除了排列组合上的变化,几乎没有创新。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当下的灯光根本无法使人印象深刻,更勿论打入人们的内心,跟人带来心灵上的震颤。

  而作为任何一家锐意进取、有宏远规划的LED灯饰企业,都不应该仅仅只是把发展目标禁锢在狭隘的生产灯饰和灯光之上,更应该用更为宏观、长远的眼光,去为城市营造灯光文化,生产快乐。

  工程公司:LED成熟日 照明革命来临时

  与会的工程公司代表也积极参与到研讨中,从工程公司的角度,对LED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标准给出了他们心目的答案。

  深圳大学的建筑系教授、众多照明工程评标人赵海天就认为,首先从应用的角度来说,LED的设计应该多从环境的角度考虑,让LED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照亮的作用,而是营造环境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LED的道路还很漫长,其中一个需要研究就是460再加上黄光和黄色荧光粉激发出来的光对人的健康和舒适性的影响;其二,是LED的控制技术能否达到营造适合人居的环境。控制不应该是灯简单的控制技术,甚至要考虑一些必要的传感器技术,遥控技术。如果这些技术得到了发展,相信LED真正发挥自己的特点,令其他光源是无法代替时,恐怕照明的革命就要实现了。

  理性回归:大道其昌 任重道远

  一场五个小时的研讨,虽然无法让所有观点达成一致,也无法让所有的狂热归于冷静,但我们依然很欣慰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有关LED理性回归的行业大讨论当中,中国的照明行业、照明企业、照明市场已经渐渐进入理性阶段。在LED一片火爆的现在,有人投资上马,也有更多的人给出了理智的判断和冷静的思考。但我们仍需要提醒企业的是,面对看似火热的LED热潮,请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资金,逐利市场、把握机会的同时,要冷静思考、审慎决度、谨慎动作。

  在LED形势一片叫好声中提出当头棒喝,需要的不仅仅是冷静的判断力、分析力,也需要敢于在大同中制造大不同的创造力和魄力。希望经过这场理性呼唤之后,能让更多的行业人士对LED有着更冷静的认识。阿拉丁照明网也将继续举办此类高端的论坛研讨,传达更前沿、更尖端的舆论引导,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