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抢滩LED电视市场
摘要: 三星、海信们能否掀起中国LED电视市场的新高潮?在一场平板液晶的薄的革命中,这也许是中国彩电价格战中不可多得的价格与价值高地。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消费者对LED电视的关注度已高达75%,准备今年购买LED电视的消费者比例达到34%。
LED电视掀起薄的战火
“轻薄”这个被用来形容为人不端的中文词汇——却成为3C行业最热门抢手的词汇。13.9毫米的摩托罗拉V3手机,最厚处仅19.4毫米的苹果笔记本——在“薄”工业的斗兽场上,制造业的巨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一次又一次将这场薄的革命推进到薄的极限。
薄是一场科技的竞争力。薄的背后不仅是强调时尚的外观,还必须具备更强大的功能——就像iPhone那样只用两个手指就能在屏幕上灵活转换功能、旋转图片。在厚与薄的比拼中消费者对舒适形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某种程度上“薄”更像是一场自毁式创新——每薄1毫米,就会导致很多产品淘汰出局。这样的一幕在彩电业已上演过几轮:普通的球面CRT被超薄款CRT电视挤占市场份额,平板电视又再度分割CRT电视份额……彩电厚重的背脊不断被削减,产品的升级换代也不断上演。由于衡量厚薄的参数刚好和价格成反比——笨重的黑色电子工业正在轻捷的道路的“减负”前行中,越来越亢奋。
2008年7月9日,海信率先挑起这场LED液晶薄的战火。两个月后,康佳也加入了这个“薄的江湖”。一个月后,三星就将这场薄的战火从厘米进入毫米:三星宣布试制了厚度最薄为7.9毫米的液晶电视——战火直接进入厚度小于10毫米的超薄型液晶电视领域。至此,三星6000、7000和8000三大系列LED电视全部进入市场。而此时,索尼推出厚度仅为0.9毫米的OLED电视,这款商用到11英寸的液晶由于采用有机发光材料,该款电视机显示屏厚度仅为0.3毫米。
在薄的江湖上,没有最薄只有更薄。毕竟毫米级的比拼,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价值,这更多是市场噱头。
LED电视市场迅猛增长
1960年代,利用半导体PN结发光的原理,研制成的LED发光二极管——为这场薄的战争完成了前期准备。经过多年的发展,LED已经在包括手机背光源、电脑显示屏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电视领域的突破直到2007年才由三星完成——正式拉开了LED电视进入市场的序幕。
由于LED电视在画面表现,环保节能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业内人士称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技术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产品成本较高,LED电视价格往往高出LCD电视3倍以上,虽然物美却少人问津。不过,厂商的热情依然很高。三星电子影像显示器事业部尹富根社长最初提出以LED电视作为2009年市场战略备受争议,但他主张,“与其等待市场的形成,还不如领先一步去创造市场”。
据了解,今年全球LED电视市场的规模预计将有望达到300万~800万台。但业者已经按捺不住对这块市场的渴望了:海信从8月初开始在全国100多个重点城市率先掀起了LED普及风暴:42英寸LED电视价格降至8999元,47英寸LED仅需12999元另加送26英寸液晶电视——这意味着,47英寸LED电视促销价首次逼近万元大关。
高价格的LED正在远离人们所希望的高价值,摩尔定律又一次适用在性价比的营销革命中。(编辑:PCL)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