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OLED即将达到实用化水准
摘要: 在5月31日~6月5日于美国圣安东尼奥举办的显示器学会“SID 2009”上,可以看到白色OLED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笔者认为,大型OLED电视实现的关键在于白色OLED的效率及可靠性能否达到实用化水平。
在5月31日~6月5日于美国圣安东尼奥举办的显示器学会“SID 2009”上,可以看到白色OLED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笔者认为,大型OLED电视实现的关键在于白色OLED的效率及可靠性能否达到实用化水平。此次,美国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发布的白色OLED,特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并简化了结构,的确令人感到接近实用化水平。
此次,柯达发布了将该公司的发射极、德国Novaled AG的p-掺杂剂输送层以及n-掺杂剂输送层集于一体的独单元荧光白色OLED(论文编号:30.3)。通过调整载流子平衡,仅以3V电压就实现了1000cd/m2的亮度。电流转换效率为16.8cd/A,这当然不及串联(Tandem)式白色OLED,但由于驱动电压只有串联式的约一半,所以从电能转换效率看,简单结构的效率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另外使用寿命在1000cd/m2条件下还达到了3万3000小时。从生产效率的观点看,其实用性很高,笔者期待其特性的进一步改善(图1、图2)。
图1 Novaled公司的PIN结构OLED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