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灯企业初探未知的印度市场
摘要: 印度对中国节能灯的反倾销案结局将会在2008年揭晓,这对跃跃欲试印度市场的中国灯饰照明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迄今为止,中国对全球经济成长的贡献很大,不论在贸易、暖化、苏丹达富尔或北韩问题,中国变成一个新关键因素,缺了它就不可能达成永久的解决方案。
然而,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2008年将会是充满了挑战的一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到宏观体制、政策层面,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1/3的反倾销调查是针对中国的。
中国外贸持续高增长,顺差过大,导致不少国外媒体频频制造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最近的中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威胁论”就是突出表现,例如在2007年7月18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委员会宣布回收6款有安全问题的中国产品,包括电筒、气泵、微波炉和童鞋;2007年7月19日,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机构从上海冠生园生产的大白兔奶糖中检测出致癌物质甲醛。一些主张保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资本入侵的声音也在抬头,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今年以来纷纷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贸易的增长表示担忧。
和中国其它的出口产业一样,灯饰照明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以价廉取胜,模式单一,忽略了对行业自身软实力的建设,也无法参与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2008年,等待中国灯饰照明企业的,不是康庄大道,而是道道雄关,需要我们从头跨越。
印度市场前景未卜
2007年8月29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发出通知,对进口自中国、斯里兰卡和越南的节能灯发起反倾销调查。一天后的8月30日,印度对我国节能灯出口反倾销立案。起诉书要求,调查2006年4月1日到2007年3月31日期间,直接出口或间接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涉案产品到印度的公司。印度政府的起诉书传达的信号很明确,就是要在印度市场排挤中国企业,而且范围很宽泛,涉案中国企业将会非常多。按照印度立案反倾销调查的起诉书,在150天内就将出台临时税率,而税率一旦确定就将施行5年,如果征收高税率,节能灯企业则可能失去印度这块市场。
虽然目前印度对中国灯饰照明产品的需求量还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巨大的市场空白和平均每年6.5%的经济增长率对中国灯饰照明企业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是中国的企业进入印度时间太短,立足不稳。这次反倾销调查带来的税率变化可能会对企业开拓印度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令部分企业彻底放弃印度市场。
印度对中国节能灯的反倾销案结局将会在2008年揭晓,这对跃跃欲试印度市场的中国灯饰照明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记者手记
2007年,各国媒体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制造”质量问题进行报道,以及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制造”擎起反倾销之剑,把“中国制造”彻底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包括照明行业在内,无人能逃脱此厄运。2008年,“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声誉问题。
相比欧司朗、飞利浦、GE这三大照明巨头而言,中国的灯饰照明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时日尚短,品牌知名度在终端消费群中比较低。目前绝大部分中国灯饰照明制造商都采取了代工贴牌的策略,积累经验。
然而,他们突然发现,以往赖以生存的“杀手锏”——价格,在一瞬间变得如此苍白无力。要想继续生存,要想摆脱“中国制造”的桎梏,就必须打破长期处于国际分工最底端的宿命,就必须在品牌建设和国际定位上谋求突破。
雷士照明在海外建立了自主渠道和品牌,东林电子在巴基斯坦设立了工厂,作为照明行业先行者的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启迪着国内的同行。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